当前,上海正加快恢复和重振经济,一系列重点项目陆续签约落地或加速重启。上海市税务部门立足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优惠政策落实,提升服务便捷度,保障区域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留抵退税释放资金活水,为项目建设蓄力赋能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揭牌后的第三个完整建设年,一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项目建设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是长三角投资公司布局于示范区的第一个标杆示范园区。
“2022年是我们的建设大年,一、二、三期在建项目共计80万余平方米,但由于新冠疫情突袭,项目遭遇了两个月的封闭停工,目前二期、三期工程都处在紧锣密鼓追赶进度阶段。”园区开发运营方长三角赵巷新兴产业经济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监颜为学介绍。
对于大型项目建设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疫情导致停工停摆,让尚处于建设初期、资金密集型的开发企业遭受着重大影响。“争分夺秒的大开发、大建设,资金保障是首位,税务部门将‘留抵退税’红利送上门,大大缓解了公司项目开发建设的资金压力。”颜为学说。
据了解,为了护航辖区重点项目建设复工提速、渡过难关,主管税务机关利用税收大数据精准排摸、科学匹配,帮助重点项目工程应享尽享、应享快享税收优惠政策。长三角赵巷新兴产业经济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在税务工作人员的辅导下,顺利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款5775万元。颜为学表示,公司将持续保持攻坚态势,将退税款用于加大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投入,全力保障工程建设进度,为园区积极承接虹桥中央商务区、西岑科创中心创新辐射及产业链延伸,成为长三角数字干线上充满活力的枢纽节点打好基础。
4月起实施的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为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注入了资金活水,纾困成效突出显现。作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也顺利拿到了412万元留抵退税款,为采购先进设备建造展厅提供了资金保障。
高效服务全面护航,市场主体尽享精准服务
“上海吸引我们的正是其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与支持数字经济的政策沃土。在我们深耕长三角市场的同时,切实感受到税务机关对我们人工智能企业的关心关怀。”科大讯飞华东区域财务部经理谭永先表示。
数字经济作为“新赛道”,为虹桥临空数字经济产业园带来多个重磅项目的落地。其中,亚太地区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业科大讯飞就立足虹桥临空打造了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上海总部。但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科大讯飞上海总部的多项业务无法正常开展。
“虽然自有业务开展没有那么顺利,但持续不断的税收关怀让我们的压力减轻不少。”谭永先介绍,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加油包”给公司旗下小微企业释放了14万元的流动资金,特殊时期的出口退税“加速办”,也让科大讯飞94万元的出口退税款迅速到位。
“首席联络员制度”一直是上海市税务部门助力重点企业发展、重点项目落地的特色服务。近日,上海融汇康养中心项目正式复工,税务部门通过“首席联络员”对其开发企业上海金外滩(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调研问需,无缝对接企业涉税诉求,提供专属专业服务,解决了不少“急难愁”问题。
据悉,上海融汇康养中心预计2023年4月底正式竣工,届时可提供1500个养老床位,将有效缓解日趋紧张的养老床位需求。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重点项目建设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下一步,税务部门将建设重点项目全周期跟进辅导,持续施策助企成长,助力上海经济恢复重振。
作者:周渊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