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车辆管理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深化改革上持续用力,推动交管服务再升级。
用数据领跑,让群众少跑,“一网通办”构建服务新常态
车管所依托“交管12123”“上海交警”“随申办市民云”APP等互联网平台,全面开通补换领驾驶证、补换领号牌、补换领行驶证、机动车选号、申领免检标志等20余项网上交管业务,主动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和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将公安车驾管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接入市政府“一网通办”平台,推动车管服务“一站式上云”。2021年以来,结合推进落实公安交管12项便利措施,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交管”服务,推行业务办理网上委托、机动车抵押、交强险信息在线核查、二手车交易登记信息网上转递,推进网上服务“应上尽上、全程在线”。2021年,全市通过网上平台共办理各类业务500余万笔,既方便了群众,也缓解了窗口压力,“网上车管”已成为便民服务的新常态。
在实现高频业务“网上办”的同时,车管所积极探索以网络为媒,推动复杂业务“预约办”,精准化解群众“急难愁”。针对新车上牌容易扎堆排长队问题,车管所主动推出“新车上牌全预约”便民举措,将服务资源投放到“一网通办”平台和 “上海交警”APP,分步实施小型车、摩托车、大型车全车型预约办理,从而实现错峰错时,上牌无序变有序,2021年共处理预约申请超过14万笔,高峰期业务办理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1小时,大大优化了群众办事体验。
在“预约办”基础上,车管所还同步加强对后台数据的动态调配,健全完善预约信用管理体系,确保线上“自主约”与线下“精准办”有机衔接。此外,在车管分所积极推广“通道式”查验,将查验、选号、制证等环节整合到“一条通道”办理,让群众“不下车”即可办结所有手续,通过高效管理和精准化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指数”。
“减证”促“简政”,“惠办”更“慧办”,化繁为简提升服务新能效
为更好对接市民群众考领驾驶证、车辆登记等需求,车管所持续在精简办事环节和凭证材料上下功夫,通过流程再造、材料“瘦身”,最大限度压降群众办事成本。
2021年,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对驾驶证考试内容和程序作了进一步优化,推出“两减一增”便利措施:小型自动挡汽车科目二考试项目由5项减少为4项,更贴近实际驾车要求,减轻考生考试负担;缩短小型自动挡汽车和增驾大中型客货车科目三约考间隔时间,减少考生待考时间;小型汽车异地分科目考试允许申请变更考试地次数由1次增至不超过3次,更好满足群众异地考试需求。
与此同时,注重科技赋能,有效发挥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等手段作用,推进与军队有关部门建立驾驶证信息联网核查机制,便利持军队和武警部队驾驶证换领地方驾驶证手续;与银保监部门、金融机构信息联网,简化抵押登记手续,减免纸质交强险凭证,积极拓展材料凭证“两个免于提交”惠及面。此外,上海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实行车辆交易登记一地办理、档案电子化网上转递,更好地促进二手车流通。目前,办理各类业务需提交的纸质材料已由原先的平均4.7份精简至1.4份,多项业务实现了“一证办”或“零证办”。
在前期已推出全国版电子检验合格标志、在长三角区域范围内开展电子驾驶证行驶证互认应用等工作基础上,车管所抢抓公安部推广驾驶证电子化有力契机,主动承接、攻坚试点任务,于2021年9月顺利加推“全国版”电子驾驶证,驾驶人办理交管业务、接受执法检查时即可电子“亮码”“亮证”,真正实现“零证办”。“亮证即办”进一步满足了群众信息化时代“掌上办事”新需求,提升了交管部门执法服务效能。3个多月内,全市申请电子驾驶证已逾140万人次。
延伸“微触角”,做强“供给侧”,“全市通办”优化服务新格局
车管所按照“阵地前移,服务下沉”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稳步推行业务下放,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织密服务网络,积极构建覆盖全市的密集型、均衡化网点体系,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车管所”,让“就近办”“多点办”“全市通办”成为“网上办”外的另一“优选”。
目前,全市范围内已设立车管分所、交警支大队窗口、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机动车驾驶人考场、交通管理服务站、警医邮便民服务点等服务网点460余处。特别是社会化延伸服务点的设立,已成为优化交管服务供给、解决资源配置不足的重要途径及满足群众新需要的有效载体。这些交管服务的“微触角”将服务前移,使市民群众在购车、学驾、体检时即可“一站式”办理车辆登记上牌、申领换领驾驶证等业务,有效化解了业务手续烦、周期长等问题,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为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特别是老年人、军人、出国(境)人员等便捷办理交管业务,车管所还于2021年集中推行了开辟老年人绿色通道、线下温馨陪办、优化网上代办等“适老化”服务,推进便利退役军人换领驾驶证、出国(境)人员延期换领驾驶证、为听障人士加装科目二考试指令提示屏等措施,坚持以措施精准化、服务精细化,推进便民惠民全覆盖,让交管服务变得更“贴心”更有温度。
作者:张晓鸣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周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