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至11日,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市举行。本次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以“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围绕滨海湿地、迁飞候鸟、气候变化、海洋蓝碳、生物多样性等前瞻性、务实性、引领性议题开展深入探讨,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智慧和经验。
滨海地区作为陆海相连接地带,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禀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跃地带。随着人类沿海开发活动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滨海地区已成为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带,滨海地区生态保护已成为全球的共同挑战。
《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纷纷呼吁建立全球滨海论坛,促进以湿地为重点的滨海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呼吁,率先举办此次全球滨海论坛,与国际社会相关各方分享成功经验,推动共同保护行动。
什么是全球滨海论坛?
说起全球滨海论坛,不得不提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
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研讨会),由盐城市人民政府于2017年创办,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会议自筹办以来,为中、朝、韩三国深化黄海生态区合作创造了条件,并为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沿线22个国家深化滨海湿地与候鸟迁飞保护搭建了合作平台。
2020年12月,由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黄(渤)海滨海湿地研讨会上,Ramsar、CBD、CMS、IUCN等国际组织专题召开2021全球滨海论坛筹备会,专家学者建议依托中国“黄(渤)海滨海湿地研讨会”主办全球滨海论坛。
自此,黄(渤)海滨海湿地国际会议成功升格为全球滨海论坛。
为何此次全球滨海论坛最终选定在以盐命名、因盐而兴的盐城召开?
选择盐城,这与盐城丰富的湿地资源以及显著的湿地及动植物保护成效密不可分。盐城,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海洋、滩涂资源,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水网密布,素有“百河之城”之称。
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国第14处、江苏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
好生态,已成为盐城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和IP。如今在盐城,“海、林、滩、鸟”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如诗画卷,引来世界钦羡的目光,盐城的绿色“家底”已成为世界的生态“焦点”,独特的湿地之美正以靓丽的姿容走向世界。
2021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盐城“以恢复鸟类栖息地为目标的自然解决方案”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并在生态文明论坛上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
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上的一颗生态明珠,盐城黄海湿地每年有20万到3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千万只候鸟在此过境停歇。在这些候鸟中,有全球野生迁徙种群数量仅1000余只的丹顶鹤,有数量仅600多只的极度濒危物种勺嘴鹬,有黑脸琵鹭、东方白鹳、小青脚鹬、大滨鹬等全球濒危物种……它们的青睐是对盐城黄海湿地保护管理成效的最佳褒奖。
后申遗时代,盐城积极拓展“两山”理论转化路径的务实举措,则让“热度”持续升温,最终转变为中国新发展理念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盐城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切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盐城是首个将“NbS”写入党代会报告的设区市。
对黄海湿地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盐城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更大程度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构建融“自然—科普—生态”为一体的黄海湿地,为打造滨海湿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佳实践范例,也为江苏乃至整个黄(渤)海修复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建议。而“条子泥720”则是“NbS”方案的一个生动注解。
720亩“家园”建成后,来这里栖息的鸟类新增22个种类,达到41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71种。
在全球自然湿地丧失和退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盐城黄海湿地的候鸟种群数量不降反升,被国家林草局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湿地公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雷光春点赞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向全球展示中国智慧。”
打造全球生态保护“朋友圈”
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魅力跨越了国界和大洋,将全球的力量和资源结合在一起。
2017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江苏省林业局、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研讨会在盐城召开。来自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朝鲜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与管理、湿地保护保育、鸟类迁徙及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先后发布了《盐城倡议》、《盐城共识》和《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城市联盟工作展望》等重要成果。
2017年-2020年,盐城市已连续4年成功举办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研讨会)。会议的议题囊括了黄(渤)海湿地多样性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二期申遗工作的推进、环黄海生态经济圈等不同领域。未来,盐城将以制度化论坛为联结纽带、国际化合作为主要方式,现代化成果为实际应用,努力成为沿海湿地保护的全球领先者和绿色发展的自觉领跑者。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湿地公约》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布鲁诺奥伯勒、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生态部副部长谢尔盖·阿诺普连科、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法国埃罗省塞特市市长弗朗索瓦·康迈因等国际组织、国外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国际城市代表纷纷通过视频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中国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领域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保护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共谋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期待与更多国际组织相聚盐城,亲身体验大美湿地的秀美风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经过与会各方的合作努力,《关于建立全球滨海论坛的倡议》在会前召开的国际咨询会上得到顺利通过。开幕式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前主席、黄海湿地研究院名誉院长章新胜通报了倡议的主要内容。他说,本次全球滨海论坛的顺利召开,为推动国际滨海生态保护迈出了重要而又坚实的一步。该倡议向全球发出,希望汇集各方智慧力量,努力把论坛建设成新型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国际滨海生态治理作出新贡献。
作者:李园园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