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位于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的宁康小区“上新”了:10个新能源充电桩投入使用!
宁康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老公房。10栋多层建筑里,有居民695户,且老龄化占比近40%。先天条件相对拥挤逼仄,就是一场“大考”: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矛盾也突出,老人们盼着停车少一点,活动空间大一点;但年轻一族对于充电桩的需求旺盛,否则都不敢轻易买新能源车……
在党建引领下,社区三驾马车齐发力,理顺人心,更千方百计“盘”出边角料,十个充电桩有了落地可能。
重整新动线,盘活边角料
“小区改造,好事!能不能再建几个新能源充电桩?”2020年10月,宁康小区开启精品小区改造计划。居民积极参与其中,还成立了“工作坊”,贴了一墙的意见征集小纸片。其中一条,就记录着居民“加装充电桩”的“心声”。
小区所属的范北居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初的项目整体方案中并不包含充电桩建设,也没安排相关预算。但“居民的现实需求,总要想着法儿解决”,施工项目部一次次向有关部门申请、报批。终于,充电桩被列入工程建设项目。
好不容易动工,“贴隔壁”居民“冒”出新问题:充电桩离一楼天井太近,会不会有辐射或火灾安全隐患?不远处还有晾衣架,感觉不太方便……
“接单”后,居委会召集两委班子,会同施工单位负责人,连续开会,讨论研究如何将充电桩建得妥帖——充电桩的合格性、安全性一次次认证;不断在空间设置上做优化,建设图纸也跟着一次次调整。“我就站在那儿仔细感受:如果我住这间屋子,怎么装才最舒坦?”宁康小区相关负责人顾凯回忆起当时场景。
老党员们纷纷站了出来,亲自“做工作”,居民间的“别扭”,靠着党建引领被理顺。
理顺的不只是人心,还有一个社区的动线和空间——通过整体更新修缮,小区整体面貌换新,内部道路平整宽敞,翻新了健身场地,增加了儿童乐园,老人们的活动空间有增无减,此外因地制宜规划空间布局,盘活“边角料”增加了13个停车位。
自用也共享,效益最大化
新桩落地,居民也有新顾虑:“车主会不会借着‘充电’名头长期占车位?”
居民们有商有量、群策群力,根据上海出台的停车管理规约,正在起草制定适合宁康小区的停车管理规约。比如,提出新能源车的管理规范:充电完成及时驶离车位,车主须与保安提前告知充电需求;充电时按设备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人为造成的设备损坏及其他损害由使用人负责。
后续的运维也有了着落。在施工方、业委会、物业三方同意的基础上,签订了运维协议,将由充电桩公司负责后期维保费用,相应的收益也归该公司所有。
宁康的成功,也为周家桥街道其他先天条件不足的老小区带来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共享充电成为“最优解”。如,长宁来福士广场在已经开放100余个夜间共享停车位中,增加了新能源充电桩车位,停车时段为20:00——次日8:00,不仅供给周边居民区,接下来,新能源停车位还将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商家负责人透露,充电桩利用率也是维持收支平衡的核心指标之一。
“用活辖区资源,促进片区企业居民的互联互通,盘活充电桩使用率,实现效益最大化。”街道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作者:王宛艺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顾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