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在“泾”城的暖心故事,有作为志愿人的深情表白,有被施爱者的感恩之语……近日,在朱泾镇“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文明添光彩”先进表彰暨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上,志愿微光播散现场。
花海小镇朱泾是全国文明城区金山的一员,不论是美丽生态还是精神文明建设,一直砥砺前行、孜孜以求。今年2月,朱泾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荣誉加身,重任在肩。
一场场集志愿服务、文化传承、道德熏陶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从城镇延伸至乡村。在这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不再是一句口号,它已在润物无声中,融入寻常百姓家,描绘着属于当下朱泾人的“生活美学”。
每5名朱泾人中就有1位志愿者
助人自助、薪火相传。在朱泾,受“崇德向善、崇文尚美”的“好人精神”影响,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在志愿路上挥洒着青春的最美模样,温暖故事层出不穷。此次获评“十佳志愿者”的95后姑娘胡晓晴,她用漫画的形式向在场的观众展示了自己的志愿足迹。她说:“志愿服务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让我在付出的同时,收获了浓浓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疫情防控、助老爱老、文明宣传等各项工作中都冲在一线,她的漫画故事也正是许许多多朱泾志愿人的生活掠影。
据统计,截至目前,朱泾镇注册志愿者达2.8万,逾常住人口的22%、户籍人口的42%。近两年约9万人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项目926个,受益市民达12万人次。无论是在田间埭头,还是在社区广场,代表志愿服务的“橙黄马夹”,已成为朱泾这座文明小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如何成功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的洪流中来?近几年来,朱泾镇积极创新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实施“三聚”工程:“聚圈”,建立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盟,吸引了27家企业、机关、学校、医院和社会组织等加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朋友圈,圈中好友各显身手,如,朱泾本土培训机构溪韵教育创办中老年公益合唱班、济德中医院为社区百姓免费提供健康义诊、阿妮工作室为孩子们免费提供美术体验等,专业化、差异化的志愿服务竞相绽放;“聚环”,借助“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依托新朱泾镇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形成了一套三级阵地联动、以问题为导向、线上线下融合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成功孵化出185个志愿服务团队,实现“点单”“派单”“接单”供需精准有效对接,据统计,仅今年以来,朱泾镇1+29+26三级文明实践阵地,累计开展活动1313次;“聚心”,通过颁布《朱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志愿者礼遇暂行办法》,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个人、项目进行表彰,其中,朱泾在全市首发的“好人卡”,已向四届“感动朱泾”人物,累计发放76张,让好人礼遇暖在当下,也暖在日常。
“十佳”选树涵盖十大方面
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文明添光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此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十佳”志愿服务团队、“十佳”志愿者代表的选树,紧扣理论宣讲、服务群众、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等10个方面,让一批受人喜爱的项目、团队、个人走上领奖台。
在提倡“六个老有”的当下,一些独居老人却无奈的成为了沉默的少数,而在朱泾的各个社区,因为他们的加入,为老人们带来了有温度、有质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如,东林居民区“百姓知音”志愿团队将扦脚、理发送入老人家中,将裁缝铺、健康驿站送进了小区,从成立伊始的6个人,到如今的100多人,这支服务队的领头人之一朱花蓉直言“是奉献与爱的力量”;又如,临源居民区的“她管家”志愿团队,将党史精神、先烈故事等,以亦陪伴亦宣讲的方式,带到辖区老人和普通居民的身边。“我觉得自从成为了宣讲团成员,精气神都提起来了,虽说是服务百姓,但是我自己也觉得很开心。”“她管家”志愿团队的孟继秋阿姨觉得,参与志愿服务是老年人继续实现人生价值的很好途径。
朱泾镇党委书记夏红梅表示,近几年,朱泾荣获全国、上海市等志愿服务相关荣誉近20项,荣誉背后,是遍地开花的志愿服务项目与志愿服务团队,这几年来,聚焦群众对物质层面、情感慰藉以及自我实现三方面的需求,朱泾镇各类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多元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创新和精进中形成了“多而全”“小而精”“专而深”的生动图景。
在当天的颁奖现场,紫金先声讲“两会”理论宣讲、“稻香新泾”助力乡村振兴、“医”路相伴送医上门、羽梦让生活更美好惠民修身等新一批志愿服务项目齐齐发布,未来,朱泾镇将继续加大对“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团队、个人及“感动朱泾”人物的选树与宣传,将通过持续举办评选活动,逐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朱泾的热度和关注度。
作者:殷洁如 姚丹萍 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