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浦东打造引领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昨天举行的“浦东国际人才港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一群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才”。具体而言,就是兼备世界眼光与家国情怀、守正笃实与开拓创新、科学高峰与追求卓越。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浦东发展的源动力。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浦东新区正积极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提供强大力量支撑。
汪泓就浦东如何完善引才育才基础设施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着力引进能级高、排名前、模式新的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二是全力打造机构联盟、人才论坛等多样化引才育才品牌;三是加强与人才港外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合作,通过科技企业孵化联盟、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和人才公寓服务平台等紧密协作,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全周期赋能和生活配套各领域服务。
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徐雯表示,浦东在推动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的过程中,政府、企业、智库、市场需要形成合力,这是成功的关键。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韩践看来,人力资源是一个“慢变量”,快、易、利很难同时达成,组织规划、流程设计、界定组织绩效等都需时间积累。如果组织缺乏耐心,追逐管理时尚,如盲目追求去中心化和学习大平台精英化作战等,就会忽略自己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导致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组织要慎追管理时尚,要有足够现实的期望值,要敢于啃“硬骨头”。
敢于啃“硬骨头”,浦东围绕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将通过全过程的创新孵化体系、全链条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上,汪泓认为借助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契机,浦东可以建设人才大数据平台,构建智能化人才公共服务体系。运用大数据信息资源,智能分析人才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做到网联全球人才,为海外人才引进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积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人才服务上的应用,实现一站式集成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资源,智能化匹配创新创业全周期需求,人性化提升企业和人才办事体验。
汪泓表示,浦东打造国际人才港,不仅要将浦东打造成为人才的“聚宝盆”,还要成为人才的“摇篮”,不仅引入人才为上海、浦东的发展贡献智慧,更要输出人才,帮助人才走出上海、走向国际,迈入更广阔的舞台,展现上海、浦东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人才港,为浦东和上海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作者:唐玮婕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