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进博会的热度未减,作为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主力军和主平台,虹桥品汇迎来“第四届上海咖啡师大赛”总决赛,进博会里的咖啡香气,被带到了虹桥国际咖啡港。作为进博月咖啡系列活动的开篇,本届大赛集聚了一批咖啡专业人士,推动贸易、人才、文化集聚,做深做精咖啡细分市场,促进咖啡产业的发展。
袅袅香气里,一杯咖啡正在积蓄起巨大能量,一艘百亿级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大船”已扬帆起航。
赋能四大平台,咖啡香飘跨国合作交流
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进博会在兑现越办越好的郑重承诺时,其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作用越发彰显、效应愈发外溢。
人文交流为序,共商合作促进。在赛事论坛上,咖啡庄园主、咖啡企业负责人、咖啡培训师等各方围绕咖农故事、中国咖啡如何参与国际咖啡交易、咖啡馆生存逻辑等主题进行交流分享。业内人士的集聚带来产业生态的集聚。过去三年,大批全球优选咖啡豆从进博会启航,在中国顺利“生根发芽”,赢得全球机遇,上海由此成为诸多咖啡品牌全球版图中的重要一块。
本届大赛咖啡豆赞助商、虹桥国际咖啡港签约入驻企业上海龙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是以出口带动进口、助推国际采购的典型案例。埃塞俄比亚作为全球第五大咖啡生产国,其咖啡出口量庞大,且品质上乘,阿拉比卡等咖啡品种就出自这里。企业利用供应链在非洲拓展,于埃塞俄比亚建立毛衫生产基地过程中建立起的资源,直接联系到当地咖啡种植园,大力推进该国咖啡的直采业务,并迅速在国内注册了自有咖啡品牌——“ESSEQARO”,形成了埃塞俄比亚生豆进口、国内烘焙、线下、线上同步销售的模式。借助进博会及虹桥品汇的平台溢出效应,原本寂寂无名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豆逆袭成为销量惊人的网红咖啡豆。
“在中国、为世界”,以进博会为窗口,越来越多的全球企业加速深耕中国,进博会是见证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麦隆咖啡11月6日签约入驻虹桥国际咖啡港,品牌在本届进博会上带来了来自9个不同国家及产地的咖啡生豆以及12种咖啡烘培产品。此行,麦隆“身兼多角”,既是进博会参展商,又是咖啡贸易商和采购商。此前,麦隆已获得了世界咖啡主产区的第一手咖啡资源,和各国的精品咖啡豆庄园建立了深度合作,与多国展商建立了贸易往来,通过展示咖啡产业上中下游全貌,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也拓展了其他新的商机。签约入驻虹桥品汇的虹桥国际咖啡港后,麦隆计划将继续通过咖啡品牌连锁店与中国客户直接面对面,同时进一步巩固咖啡生豆采购、烘培等上中游咖啡产业的品质,构建一个良性的咖啡产业链。
咖啡,为不同国家不同生活方式的交流融合提供了巧妙载体。虹桥品汇二期A栋二层比赛正酣,一层进博好物畅购集消费者也采购正欢。十国咖啡展示区域内,各种咖啡豆、速溶咖啡、咖啡机正在促销。越南最大咖啡企业中原公司在这里设置了线下体验中心,向外界展示越南传统滴漏手冲咖啡技艺。作为中原咖啡在中国的首家线下体验中心,以亲手制作的形式将越南的生活方式带给消费者。
从种子到杯子,咖啡全产业链加速集成
进博会背后,是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对促进全球经济、修复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通过进博会平台“6天+365天”的平台溢出效应,打造国际贸易的全产业链,咖啡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今年“五五购物节”期间,虹桥国际咖啡港开港,吸引了众多业内企业集聚。截止到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贸易额5亿元。与此同时,虹桥国际咖啡港的载体也在虹桥品汇二期A栋二楼加紧建设中。咖啡新消费品牌熊困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已经签约并将于明年4月入驻,谈起签约原因,这位负责人说得直白,“上海百亿级的咖啡港只有这一个”,他透露,全产业链集聚效应对于新消费品牌而言非常重要,“大虹桥的地理位置极好,无论是上游的生豆采买、原料,还是下游的代工工厂,都在2小时活动圈内。”
记者获悉,未来虹桥国际咖啡港还将建设一个线上交易平台,与线下展示交易中心、咖啡认证中心、品牌孵化中心和文化信息交流中心,以此集成全产业链产品展销,加快布局咖啡贸易、产业和文化的集聚,至十四五末在虹桥形成百亿级的咖啡产业规模。
虹桥国际咖啡港后续还将与巴西驻沪总领事馆合办举办巴西第四届咖啡推广活动。届时,国内采购商将通过视频与巴西咖啡庄园直接开展“云洽谈”,消费者也可在现场品尝原汁原味的巴西咖啡。
多方合力,一杯咖啡才会越品越香。咖啡产业和咖啡文化,生动体现了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和开放水平,是衡量上海城市软实力的一项具体指标。以“做优做强进出口商品集散地、高质量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打造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新平台”为使命和方向,虹桥品汇致力于引进咖啡等优质进口商品,助力众多“走进来”的进博展商“留下来”,打造“进博产业链”。
作者:徐晶卉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