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城市群像刻画着快速发展变化的现代中国——绿色、韧性、可持续, 对未来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多思路,将开启一个个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记者今天在“世界城市日-中国城市发展案例展”现场看到,紧扣“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主题,数十座城市相关实践成果“比邻而居”,因地制宜、特点鲜明。在特别板块——“人民城市建设的上海实践”中,“一江一河”、“五个新城”、城市更新、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探索和实践,从多重维度诠释出上海迈向韧性城市的力度和广度。
他山之石,丰富探索增强城市韧性
韧性城市,如何增强韧力?案例展上丰富多样的城市案例,带来一个又一个生动答案。
每年雨季,积水内涝成为城市心病。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领域的探索和创新,海绵城市的提出为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统筹,很多城市进行了相关探索。比如,福建福州紧扣“治污”“治涝”两个关键,结合水系综合治理,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不断提升抵御内涝能力,使城市安全韧性大幅提高,内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显成效;浙江宁波形成了老旧住宅小区“海绵+”建设模式,提高生态品质,增加居民休闲游憩空间。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是实现美丽宜居、幸福栖居的发力点。雄安新区把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设为核心定位之一,先植绿、后建城,让城区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扮靓生态底色;多年来,陕西延安积极探索新课题——西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区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用双修工作全面缝合山水、修复生态,促进城景融合、人景互动,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绿色建筑也是主力军。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采用“聚沙成塔”设计理念,利用退台植绿、屋顶绿化、垂直绿野等手段,成功将周边自然生态山水意境融入建筑之中;深圳长圳公共住房及其附属工程以河谷绿舟为设计理念,实现全屋装配式装修,同时结合海绵城市、公共住房建筑节能技术,塑造为全国最大规模的装配式景观园林社区。
从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在推进韧性城市的征程上,规划建设思路已跳出简单的防灾、救灾思维,正在从应急化走向常态化。同时,应对模式已从被动、静态、单一向主动、动态、系统而转变,久久为功,最终实现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海经验,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
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交汇点上,城市具有特殊的连接意义和建构价值。在案例展上有一个特别的板块——“人民城市建设的上海实践”,深刻诠释“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在点滴中涵养、在时间中沉淀,让城市充满温情。
作为中国高密度城市的代表,上海可持续生长的实践向来具有典型性,需要在有限用地空间中挖潜增能,见缝插绿、复合建绿。而“绿色韧性城区”成为解决这一挑战的路径之一。其中,郊野公园建设是一项土地整理、生态空间恢复工程,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接触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上海2035”总体规划将布局30座郊野公园,“十三五”期间已建成7座,包括金山廊下、崇明长兴岛、青浦青西、闵行浦江、嘉定嘉北、松江广富林、松江松南等。与此同时,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拔地而起。桃浦智创城秉持“绿色”与“智慧”,将蜕变为“低碳绿色生态、产城深度融合、宜创宜居宜业”的国际创新城,已获得上海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和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标识。
“一江一河”,环绕上海的“城市项链”,体现城市的品质,更是人民群众向往城市美好生活的承载地。苏州河黄浦段化身为海派风情博览带,划船俱乐部、最美加油站、飞鸟亭、樱花谷等景观点令人流连忘返,同时推进滨水空间亲水性,实施二级防汛墙加固改造,做厚文化底蕴,做实安全屏障;22座浦东望江驿星罗棋布,既是“身体补给站”也是“精神滋养点”,串联起一条独特的滨江品质生活体验带。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者的针脚密不密,决定了城市运行的阵脚稳不稳。目前,上海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着力塑造五大品质空间。
可阅读的建筑空间,通过对建筑色彩、屋顶立面、绿色节能、建筑附属设施等要素,构建特色鲜明的空间格局、协调有序的高度轮廓和古今交融的建筑风貌,塑造优美的城市建筑天际线,实现整体城市空间环境的协调统一。
可亲近的滨水空间,围绕“水清、岸绿、景美、便利、可达”目标,从赏景、亲水、活力3方面提出控制要求,综合提升生活游憩、旅游观赏、自然郊游、历史文化滨水空间的公共活力,为市民群众提供舒适的滨水环境。
可漫步的街道空间,加强街道公共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
可休憩的绿化空间,构建完整连续、蓝绿交织的绿道网络,保证绿色空间步行通达、骑行顺畅、公交覆盖、换乘便捷。
可集约的地下空间,以生态保护为底线,在不破坏地址、水生态的前提下,提升地下空间的品质与活力。
作者:史博臻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