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如何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是许多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今天举行的世界城市日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论坛上,专家学者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提出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科认为,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对营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魅力、吸引力、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也具有重大意义。
他表示,做好新时代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首先应准确把握内涵,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同时,注重活化利用也十分关键,加强修复、修缮、更新利用,建立与文物建筑有区别的历史建筑保护方法,贯彻新发展理念,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此外,注重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主体的广泛参与。“强化问责问效,对受到严重破坏的保护名录可以采取列入濒危、退出保护手段,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责、问责。”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威介绍说,上海历来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实行了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制度,逐步建立起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风貌道路和优秀历史建筑3个层面,从“点、线、面”有机结合的保护体系。
保护传承“最上海”的城市文脉,上海正加强对历史建筑、风貌街区、革命遗址、工业遗迹的保护利用,探索传统历史文化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推动更多“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发展绣带”,让人们更好感受“里弄小巷石库门、梧桐树下小洋房”的独特气质。
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看来,一座城市最有味道、最具魅力的就是其文化。许多人喜欢称上海为“大上海”,上海之“大”不在于其面积和规模,而在于胸襟和格局。所以,上海需要打造更高人气的文化交流舞台,持续打响重大城市赛事品牌,引进更多首发、首演、首展、首游。同时,上海要打造最海派的城市空间,加强对历史建筑、革命遗址、非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营造一批小而美的海派空间,让设计感、市场流、文艺范能涌动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让游客和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作者:史博臻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