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张阿婆退休后,闲暇之余开始投资股票市场。8月初的某日,张阿婆被一陌生“网友”拉入某投资理财群,群里的“导师”既教大家投资理财,又会“精准荐股”,在他的指导下,群友们纷纷赚得金钵满盆,张阿婆心动了,熟悉的诈骗戏码又一次上演……所幸在转账之前,银行工作人员及时报警,警民联手劝阻,帮助张阿婆识破骗局,避免遭受经济损失。
8月11日16时20分许,普陀公安分局真如派出所接辖区某银行报警电话:有一老年女性准备向某陌生私人账户转账一万元,转账理由是购买高回报理财产品,疑似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接报后,民警立刻赶赴银行进行反诈劝阻。
民警到场后了解到,这位准备转账的阿婆姓张,8月初被一陌生网友拉进了一个投资理财群,并在群里结识了一名自称是“理财导师”的网友。这名“导师”不仅会教大家理财知识,还会推荐热门股票和理财产品,在他的推荐下,群友们都赚得金钵满盆。经过几天的观察,张阿婆心动了,决定和众多群友一样购买“导师”推荐的的理财产品。
于是,在“导师”的指导之下,张阿婆来到银行,准备向“导师”提供的一个私人账户转账,用来购买“稳赚不赔”的理财产品。一听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不让她汇款,张阿婆激动了起来,认为民警在断她“财路”,对民警的劝阻十分抵触。现场民警只得先稳住张阿婆情绪,劝说她一起回派出所核实转账人的真实性,并承诺若核查无误,会亲自送她回银行转账,张阿婆这才同意跟随民警一同至派出所核实情况。
来到派出所,民警耐心地向张阿婆分析了诈骗分子的套路和手法,逐一指出“导师”话语中的漏洞,并列举了大量类似的诈骗案例。同时,民警还查询到“导师”提供的转账账户因涉嫌诈骗曾被多次冻结。经过近一小时的耐心劝阻,张阿婆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理财导师”、“群友”都是诈骗团伙的“托”,而投资的理财产品则是可在后台人为操纵盈亏的诈骗网站。
张阿婆连声向民警道谢:“感谢警察同志,如果不是你们,我可能不止要损失一万块,接下来大半辈子的积蓄可能都要被骗子骗走了,你们挽救了我和我的家庭。”接着,张阿婆主动将可疑网友全部拉黑删除,删除了手机内所有相关软件,并根据民警的提醒主动在手机上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同时,张阿婆还向民警表示今后不仅自己会提高警惕不再上当受骗,她还要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当好宣传员,把自己今天差点被骗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防止大家受骗。
作者:周辰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周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