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海高温天时间短了,然而闷热的气候依然让一线的公交修理工们感到不畅。在巴士三公司的车辆维修保养车间,同样是一番火热的景象:维修工们正在对公交车进行不同等级的保养,有的爬上车顶为车空调“疗伤”,有的钻到车下排修故障……
此时此刻,张峥正蹲在车轮旁,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面前的仪器,对公交车底盘的机械零部件进行检修排查。张峥是车间保养组组长,在这片属于自己的“战场”上,他已坚守了整整21年。
“我们的工作就是对公交车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一个小螺丝钉都不能出错。”忙了一阵子,张峥额头上冒出的汗珠沿着脸颊、下巴往下滴。
夏日,公交车容易出现散热不畅、水温高、空调不制冷等故障,其中最棘手的,要算是车辆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这时也是真正“烤验”公交维修师的时刻。
“为了能准确地判断出车辆电池动力包系统的故障点,我们要让发动机维持运行,然后钻进狭小而酷热难耐的发动机舱内小心翼翼地进行维修。”说话间,张峥打开了发动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张峥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掉转过头,眼睛紧紧地闭在一起。
此时,车间温度已达到36度,而发动机附近的温度远比车间气温来得高。张峥熟练地附身在闷热的发动机舱,用手去触摸每一个部件,脸上的汗水珠帘般滴落在发动机上,瞬间被融化蒸发。而他身上的工作服,早已经紧紧地“贴”在了身上。
“有时被烫了也顾不上,只顾着埋头修车,直到休息的时候才回过味儿来。”谈及这些在别人看来无法想象的艰辛时,张峥却一咧嘴,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张峥的工作又脏又累,但他自有一份执念。“公交维修关乎一线车辆运营。虽然我们的工作很辛苦,但能让乘客舒心、安全地出行,我就觉得这一切非常值得,也特别有成就感。”
此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车间里的技术骨干,张峥加入了花博会公共交通保障突击队,进驻共和新路枢纽站内,为每一辆刚刚结束行程的车辆进行全方位“体检”。当时正值梅雨季,潮湿溽热的气流裹挟着让人喘不上气。但张峥无暇顾及,全身心投入到站点内接踵而至的车辆检查和维修。
“结束了一趟行程后,我们要对公交车辆仪表、灯光、电气等关键零部件及总成进行详细检查,一般要花费8分种左右。而每一辆公交车的发车间隔仅有10分钟。”这也意味着,张峥在检查完一辆公交车后,就要马不停蹄地踏上另一辆刚刚停稳的公交车,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一天下来,他要检查超过35辆公交车。
在巴士三公司,张峥只是与高温“作战”人员中的一个缩影。每年的高温梅雨季节,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头顶烈日,挥洒汗水的公交人比比皆是,他们普通,却不平凡。
作者:张晓鸣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周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