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今天,《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十四五”期间,上海将供应租赁住房超过42万套(间、宿舍床位),新增供应商品住房约40万套,统筹推进各类旧住房更新改造5000万平方米。
心中有人,实现住房供需匹配
《规划》编制坚持以更优的住房供给满足人民需求,用更好的住房资源服务居民安居,强调“心中有人”——清楚谁需要住房,需要什么样的住房。全文提出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包括租赁住房、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等住房供应各品种,涵盖住房建设、存量住房改造、小区管理、住房公积金支持等各个环节。
租赁住房被列为重点任务中的第一项工作,《规划》提出增强供应,坚持租购并举,优化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结构。“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形成供应租赁住房超过42万套(间、宿舍床位),占住房供应总套数的40%。其中,租赁房22万套(间)、宿舍床位20万张。继续规范代理经租住房30万套(间)。
大城安居,不仅要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给予保障,对于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来说,如何缓解他们的住房难题?《规划》指明方向:完善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为重点的住房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新增供应保障性产权住房约23万套,促进供需合理匹配。
坚持房子的居住属性,平稳发展商品住房成为关键。落实因城施策、一城一策要求,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完善政策协同、调控联动、监测预警、舆情引导、市场监管等机制。“十四五”时期,新增供应各类住宅用地面积4000公顷,新增供应商品住房4000万平方米、约40万套。
向存量要空间,上海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改善居住条件。增存并重,留改拆并举,妥善保护好历史文化风貌区和里弄街坊。在做好新增住房供应的同时,提高城市有机更新工作的显示度,让群众在居住方面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突出两个中心城区成片、零星旧改全面完成,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十四五”期间,力争提前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面向“十四五”,上海将统筹推进各类旧住房更新改造5000万平方米。比如,全面启动以拆除重建(含原址改建)为主的不成套职工住宅和小梁薄板房屋的更新改造;完成旧改范围外的无卫生设施的老旧住房改造;加速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预计达到1万台以上;优先启动实施新城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旧住房更新改造、加装电梯,等等。
“硬件改造”和“软件提升”相同步,同时启动住宅小区美丽家园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物业服务高质量发展。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形成上海特色的供应体系
从2006年开始,围绕住房这一民生话题,上海已推出四个五年规划,每一期重点明确、目标具体、思路清晰。
据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崔光灿分析称,住房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关键词是调结构。在这一阶段,上海创新住房保障政策,突出商品住房中普通商品住房、中小户型比例;“十二五”规划侧重于扩保障,加大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推进;到了“十三五”,推租赁成为关键词,上海大力推进租赁住房建设供应,一举推出150块租赁土地,占全国租赁用地一半左右,率先制定了非居住用房转化租赁住房政策等。同时,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制度基本完善,形成了全流程管理,并在“十三五”期间将覆盖面扩大到非沪籍家庭,起到了保障新市民为主的阶段性住房困难的作用。
聚焦“十四五”规划,强调促平衡。专家介绍,首先表现在促进供需平衡,优化住房供应品种和效率,有针对性重点匹配重点人群和需求,破解大城市住房发展突出问题;其次,促进职住平衡。根据《规划》,将落实“中心辐射、两翼齐飞、南北转型、新城发力”空间格局要求,按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郊区新增住房重点向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五个新城等集聚;再者,平衡好住房民生功能与经济功能,更加强调住房的民生功能。
在崔光灿看来,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体现了三个特征:住房发展目标,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指导思想体现新时代要求,优化发展“一二三四”内涵;逐步形成有上海特色、符合大城市特点的住房供应体系和制度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次《规划》形成了多少“首次”。例如,首次提出“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梯工作”,服务老龄化居民改善居住需求。
作者:史博臻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