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这一论断,直指“全过程民主”本质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导支持下,上海诞生了全国首个设立在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系点。经过这几年发展,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至25家,覆盖16个区。2020年各联系点共提出建议2770条,充分发挥了民意“直通车”作用,为全过程民主的基层实践提供了最佳载体和扎实根基
案例1 虹桥街道基层立法点
一场讨论有望为老房加梯再提速
群众感言:全过程民主就是“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我们这里老龄居民多,上下楼不容易,因此电梯不光要装,还要加快装。”在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举行的一场有关老房加梯的建议征集会上,居民代表朱淼珍在会上这样说。
虹桥街道,全国人大常委会首个设立于基层的立法联系点,也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前不久,这里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民主基层实践基地。除加装电梯建议征集外,还同时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意见征询会等6场讨论活动。
有话就要好好说、大胆说,这是居民们的深切感受。
自2019年11月以来,该立法联系点共就16部法律草案召开60余场座谈会,直接听取近700人次意见,上报意见256条,其中26条被采纳。五年来,该基层立法联系点就45部法律召开座谈会,被采纳的建议总数达51条,充分体现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全过程民主,也将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回到这场加梯征集会上,居民代表、电梯公司员工、物业经理、业委会代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齐聚一堂,纷纷为加梯提速出谋划策。新华物业公司总经理宋慧鹰这样建议:“在居民缴纳费用的前提下,物业应该愿意承担起电梯的维修保洁工作。”也有居民分享了自己楼栋的成功经验……会后不少群众笑称:“加梯怎么提速,有大概方向了。”(本报记者 周辰)
案例2 江宁路街道基层立法点
一只口罩写入法规前后仅用10天
群众感言:全过程民主就是“基层立法也是我们的‘家务事’”
上海让一只口罩入法,前后仅花了10天。
去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明确: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进入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条例》的修订,背后正是老百姓集思广益的结晶。
该立法点,是全市首个开展立法前期调研的联系点。当初这部草案在征求意见时,就是由该基层立法点率先提出建议:将“戴口罩”写入相关法规。立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学加这样回忆:彼时,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不少居民都认为思想这根弦不能松,大家都强烈希望:能将佩戴口罩写入法规,“这事关每一个市民的安全,纳入法规更有约束力”。
居民们的意见很快汇总到了区人大代表、天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蔚那儿。她认为,戴口罩既是自我防护,也是一种涉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她第一时间将这个大家都关注的意见上传到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相关座谈会上。
会上,这一来自老百姓的意见,得到了在座很多医学专家认同,纷纷表示“很有必要”。十天后,这一意见在《条例(草案)》的修改中被采纳列入。
自己的大白话,化作了明确的法规,居民们十分激动:“我们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了想法,就这样被采纳。”
自2016年设立以来,江宁路街道立法点共参加市人大各类立法会议15次,配合开展各类立法座谈调研11次,自行召开各类立法意见座谈会40余场,共计600余人次居民参加,发放调研问卷3000余份,形成立法专题调研报告2份。共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各类立法建议250余条,有14部法规52个条款的相关建议被采纳。(本报见习记者 王宛艺)
案例3 南汇新城镇基层立法点
在“改革试验田”开垦“立法试验田”
群众感言:全过程民主就是“立有特色、真管用的法条法规”
南汇新城镇基层立法点,设在改革“试验田”临港新片区。当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已列入2021年市人大的立法计划。从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到列入立法计划,这个基层立法点“功不可没”,也将有力推进临港新片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高标准建设。
事实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法治期待由来已久。实际发展中,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会面临这样的“两难”——如何平衡制度创新与风险防范。
立法点很快收到了来自基层实践中诞生的建议。“是在原有自贸区法条中专设一章还是单独立法?”“我们认为新片区需要在改革开放方面作出探索性、试验性、先行性、创制性的各类尝试,应该与原有自贸区法条有所区分。”……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在意见征集过程中畅所欲言,最终将讨论成果与市人大立法研究会、市人大法工委、经信委充分分享。
自成立以来,该立法点广泛征求新片区各方的立法建议,征集《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修订草案)》的修改意见,邀请市场主体召开座谈会、上门征求意见等,共提出34条意见,有3条被采纳。也参与了《市公共卫生条例(草案)》意见征询。
基层立法点不仅承担了自上而下的意见建议征询,还要承担向市、区人大沟通反馈、传递临港新片区法治保障需求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相关立法进程。让“改革试验田”承担起“立法试验田”的责任和使命。(本报记者 祝越)
案例4 金泽镇基层立法点
长三角农户的“最需要”,有了法条保障
群众感言:全过程民主就是“老百姓的意见获得最大的尊重”
金泽镇基层立法点,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核心区域。
该区域有一定数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农户们有着现实需求,每逢稻谷收获后,晾晒或烘干是必经的一道程序,使稻谷的水分达到可以储存的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农户们没有足够场地晾晒,只能运输到外镇烘干,增加了不少成本。
“镇(乡)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资源统筹等方式帮助家庭农场解决烘干晾晒、贮藏保鲜、农机服务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保障和更新等问题。”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首个家庭农场法规《上海市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条例》中,就有了涉及“烘干晾晒设施”的法条,而这正是来自于金泽镇十多户家庭农场农户的建议。
从零散的农户建议到正式法规条文,把它们联结在一起的,正是这个基层立法点。“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户参与‘高大上’的立法工作,农民们说,这就像一件本来十分遥远的事,突然来到自己身边。”负责协调立法点工作的镇人大办公室主任汤雅清说。
去年9月,听闻相关《条例(草案)》意见征询座谈会要在立法点举行,农户们集聚过来纷纷发表意见。《条例》通过后,农户们欣喜地发现,关于“对家庭农场按比例配备烘干房”的建议最后落实到法条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短短7个月来,金泽镇立法点已召开座谈会10场,300余人次群众参与意见征询座谈会,提出各类立法意见102条,其中有12条被采纳。记者离开时,想起了工作人员的那句话,“把最好的办公场所留给基层立法点,让老百姓的意见获得最大的尊重。”(本报记者 陆益峰)
案例5 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点
“立法直通车”助民意“一键直达”
群众感言:全过程民主就是“老百姓的事儿老百姓自己管起来”
走进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点,一块互动大屏引人注目。屏幕连着街道首创的“立法直通车”小程序,可实现线上立法征询、法律法规展示,以及在线收集意见。居民们通过微信小程序提出的建议,直接投影在屏幕上。这个透明开放的平台,也折射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据介绍,这是全市首个开创线上互动征集意见的基层立法点。截至去年底,该立法点上报建议316条,听取16部法规草案意见,其中55条已经被采纳,被采纳量成为同类基层立法点里的“TOP1”。
线下,居民们参与立法协商的积极性也很高涨。去年底《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的征询过程中,相关部门连着召开了13场座谈会,让执法者与居民群众面对面,共计收集意见建议30多条,共同破解非机动车管理难题。“开门见山,直言问题”,全程参与讨论的孙红根老人这样感叹。讨论中,孙红根汇总居民意见后提出,建议草案能够增加对外卖、快递等网约配送员骑行非机动车行为的约束。在他看来,这就是“全过程民主”的最好体现,“老百姓的事儿老百姓自己管起来”!
但像曹杨这样的老社区,人口密集,设施陈旧,缺乏安全便捷的充电场所,怎样腾挪出零星半点的空间用于安装充电端口?居民集思广益,自发组织召开了一次次意见征集会、听证会,最终巧用路边花坛、地下车库、小区快捷充电柜等方式,让一批“集中充电桩”应运而生,给居民们提供家门口的充电场所。(本报见习记者 王宛艺)
案例6 嘉定工业区基层立法点
两字之差,中小企业感受度全然不同
群众感言:全过程民主就是“中小企业需求自己提,顶层设计为它们改”
嘉定工业区基层立法点是全市唯一设在工业园区的基层立法点。短短一年不到,其被采纳的建议多达28条。这个园区内集聚了2700多家实体企业,其中不少企业体量小、模式新,对政策尤为敏感。
“立法联系点最大的特色是‘赋能’。”黄冬艳是律宏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也是该立法点的法律咨询专家。“立法点不仅是将建议‘直传’立法机关,更要传播法言法语、法治思维,让它们融入生活。”
在去年《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草案)》意见征询座谈中,某企业负责人黄学平留意到,关于设立区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方面,草案原文用了“可以”二字。
“这一表述还缺一点约束力。”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落地环节可能遭遇的瓶颈,并建议将“可以”改成“应当”。两字之差,中小企业感受度全然不同。最终,这一建议被成功采纳。
“顶层设计的每一处细节都可能关乎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为此,他主动揽下新任务——为园区内集聚的新兴产业、在线新经济类企业收集更多立法意见和建议,帮助它们更好发展。(本报记者 王嘉旖)
案例7 长宁法院基层立法点
第一时间将“司法建议”转化为“立法建议”
群众感言:全过程民主就是“基层诉求都有了合理的出口”
近期,《上海市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全文公布。长宁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卫晓蓓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读,这份与她工作息息相关的条例中正包含着长宁法院基层立法点提出的建议。
去年3月,长宁法院陆续接到数起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被告均为同一家知名电商服务平台。受疫情影响,不少人无奈取消行程,并与电商服务平台协商退票。经多次协商未果,遂将该平台起诉至法院。有着最丰富互联网审判经验的长宁法院,主动进行调解,止纷定争。
同时,触角敏锐的法官们及时发现:这类案件有一定普遍性,对社会影响较大。他们及时归整相关建议,并通过基层立法点上传。最终,针对互联网类纠纷的化解机制就此被列入相关法条。
2016年以来,长宁法院先后完成《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草案)》等17部法规共计180条意见与建议。还加强与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街道的互动,相继完成《民法总则(草案)》《民法典(分则)》《民法物权编(草案)》等13部法律的立法建议征集工作,提出立法建议134条。
长宁法院专门制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实施细则》,确立立法联络员机制,形成刑事、民事、商事、综合等不同专业的人才库,通过“搭构架、明职责、建载体、塑平台”,积极搭建立法机关与基层法官、基层群众的桥梁。
有了这张全方位的网,基层诉求有了合理的出口。“基层办案法官直接接触各种社会矛盾,面临的司法问题是最新的,但是法律有滞后性,现在我们可以把在办案中发现的法律缺位、模糊、冲突等问题归类汇总,把最新最具体的立法需求和建议通过这一专门途径反映上去,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还有相应的配套机制保障,吸引了基层办案法官们积极参与其中。”长宁区人民法院审监庭庭长孙海峰解释说。(本报记者 周辰)
案例8 浦东新区工商联基层立法点
小企业危难时,立法点“送”来贷款
群众感言:全过程民主就是“以最敏感的触角化解最直接的难”
浦东新区工商联基层立法点的首次立法调研中,浦东新区工商联常委、上海创智空间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成羿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型企业都有对接政府的专员服务,而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中小企业是不是也可以有服务专员?”
现实中中小企业的诉求真的很多。比如资金链。
李飞是哲弗智能(上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公司研究隔热灭火材料应用已有5年,每天运行着的新能源公共汽车都有他们的锂电池“安全气囊”,解决了司机和乘客的安全焦虑。然而去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出现资金困境。一筹莫展之时,基层立法点送上了一个“大礼包”——帮助企业联系了工商银行、农商银行、兴业银行在浦东新区的网点,第一时间将企业的高新技术等信息进行汇总,用“信用赋能”的方式实现2000万元无抵押贷款。
“这笔资金是雪中送炭,企业很快理顺了产业链实现复工复产,过去一年企业的销售增长额超过1亿元。”当下企业正加大研发生产投入,过去一年新增就业岗位40人。将需求方和服务方直接拉到一张台面上,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依托的正是该基层立法点在实践中探索建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制。
立法点工作人员孔繁渊说:“基层立法点,既是民意直通车,也有着最敏锐的触角与感知,汇聚起更多民营企业的建议。既要及时反馈、下情上达,也要在第一时间为他们纾难解困”。(本报记者 刘力源)
案例9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基层立法点
衍生于乡土生活的想法被聆听感知
群众感言:全过程民主就是“感觉自己主人翁的地位在提升”
躬身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崇明人家怎么也没料到,衍生于乡土生活的想法会被聆听、被感知,进而被写入法规条文。
去年6月,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基层立法点就修订《上海市公路管理条例》召开首次意见征询座谈会,重点围绕“农村公路与乡村振兴”展开相关调研。
区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基层公路管理部门等充分讨论:“农村公路标准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求”“应该将农村公路打造成乡村旅游闪亮名片”。
最终,报送修改意见建议24条。同年9月,经修订《条例》中增加了“农村公路规划应当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发展相协调”等。
该立法点还承担了《上海市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条例(草案)》《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草案)》等7部法律法规的立法意见征询和调研。通过座谈、微信等形式开展意见征询活动17次,累计上报意见建议110条,被采纳11条。(本报记者 史博臻)
案例10 海通证券基层立法点
保市场主体,多元化解纠纷实践列入法条
群众感言:全过程民主就是“法条之间可见民意民心”
就在最近,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上海市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采纳了来自海通证券基层立法点的7条意见。
该立法点,是市人大唯一设立在企业的立法点。这7条意见正是立法点在多元化解金融矛盾纠纷中积累生成的实践经验。
去年,海通证券的客户林某因投资不善亏损较多。他认为证券公司没有尽到告知义务,而归咎于对方,将后者告上法庭,要求全额赔偿其亏损,并扬言将采取过激行为。
“这个个案里,我们自查发现公司并无不当之处,但是客户的困难也是现实存在的,他的利益也需要保护。”
如何推进这一纠纷化解,海通证券想到了“借力”:积极联系协调林某所在地监管部门、街道、居委,以及案件受理法院,让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争议的解决过程中。大家联手相助下,该纠纷妥善化解,林某也未上诉。
“公司的个人或企业客户遍布全国,类似的纠纷,每年总能遇到上百件。”海通证券基层立法点负责人表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解决争议,是公司在多年纠纷处理中逐渐形成的一条新路径。
此次相关《条例(草案)》征询意见,来自于海通证券的这一实践归结为相关法条的完善提供了来自基层的声音和探索成果。
正如该立法点负责人所说:“全过程民主,就是让立法的触角直达基层,也让群众的呼声有所反映,更让基层的实践为法规的完善提供灵感。在法条之间可见民意民心。”(本报记者 刘力源)
作者:周辰 祝越 史博臻 刘力源 王宛艺
编辑:施薇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