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出发去武汉,儿子来送我,我看见他眼泪就控制不住了,但武汉我是一定要去的,没有回头的。”时隔7个月,当普陀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薛莉菲来到“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现场,再次看到自己和儿子在机场相拥哭泣的镜头时,忍不住又红了眼眶。但谈起当初的决定,她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
“非典那年,我是实习护士,没有资格去参加那场战役。现在我有资格有能力了,就一定要去做这件事情。”今年1月28日,薛莉菲作为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出征驰援武汉。在武汉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她和战友们在救治一线奋战了近2个月。
8月26日,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开展第二天,普陀区人民医院的一群医务工作者前来观展。薛莉菲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俞烽、急诊科副护士长张玲三人穿着印有“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红色队服,格外醒目。
情不自禁,为每一个战疫中的普通人鼓掌
呼吸机、ECMO“人工肺”、各种款式的口罩和护目镜……展览上展出的一件件抗疫实物,一线医务人员都最熟悉不过。“这款护目镜的防雾效果更好一些。”谈起些用品的使用心得,薛莉菲如数家珍。她告诉记者,他们在穿好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之后并不能马上进入隔离区,必须等待一会儿,确定眼镜不会起雾后才能开始工作。
看着这些每日相伴的“老朋友”,薛莉菲回忆起战疫时光中的点点滴滴。“一般进入隔离病房前两个小时,就不能吃东西了,因为穿着防护服没有办法上厕所。一班4小时,加上消毒、洗澡的时间,队员们每天基本有8小时不吃不喝。”
看到那张著名的“压痕”的照片时,薛莉菲感触颇深。照片上,一位护士满脸都是被口罩、护目镜压出的痕迹,薛莉菲指着她的鼻梁说,“鼻子那里压得特别疼,很多人压破了皮,还没好又继续压,反反复复,一直也好不了。”
在“万众一心、联防联控”展区观看短片《城市之光》时,薛莉菲再次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眼泛泪光,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为自己和所有义无反顾的援鄂医疗队队员,也为每一个为抗击疫情作出努力的普通人。
“我们一起去一起回,做到了零感染,这是一场胜利。回来后看到上海这么大一座城市控制得这么好,家人朋友也都安好,我同样感到非常自豪。”薛莉菲说,自己的丈夫也是一名医生,她在武汉战斗时,丈夫则在社区卫生中心,守护着上海。“你看视频里,除了医务人员,还有警察、环卫阿姨、社区干部……包括每一个普通民众都积极配合着防疫工作,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如今的胜利成果应当属于每一个人。”
战疫前线火线入党,宣誓那刻热泪盈眶
对薛莉菲来说,这次去武汉还有一个特别的经历——火线入党。
抵达武汉后,薛莉菲被分到了“普通护理二组”。作为医疗队护理组的小组长,得知每个医院要有一个备用重症护理组,人手不够时,她二话不说,马上报名。
“当时的方阵是‘党员线上’,但我那时还不是党员,我就想,那我可以成为党员呀。”报完名后,薛莉菲当晚就写了入党申请书,交给了临时党支部。意外的是,党组织迅速批准了她的申请。
3月3日,简单而庄重的入党仪式上,薛莉菲郑重地举起右手,许下自己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更坚定了她与武汉人民携手战胜病魔的决心。那一刻,薛莉菲热泪盈眶。“在这特殊的情况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感觉自己就像《八佰》里那些战火中革命先锋一样,我非常光荣。”
“党组织迅速接受了我,我就要更努力地去做好这份本职工作。”薛莉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候,监护病房的每一个同事都面临着身心的极限挑战。正在轮休的薛莉菲主动提出结束休息,提前回到了岗位上。“我要去换他们,能换一个是一个。”
武汉结束封城的那天,薛莉菲在电视机前面热泪盈眶,她说那是她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几度哽咽的语气中熊熊地燃烧着的,正是这名“战士”护士的一颗赤诚之心。
如今,回到普陀区人民医院的薛莉菲又主动报名参与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在8月的高温天里,每天都要进行120-130个采样。“作为党员,这是应该的。”薛莉菲笑着说。
作者:蒋竹云 张正
图片:张正 蒋竹云 普陀区人民医院
视频:张正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