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科技感、未来感的音乐响起,5个机器人开始翩翩起舞,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脑袋,伴随着音乐挥动双手。8月27日下午,“海上新力量 AI聚闵行” ——上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专题建言活动在闵行区举行。围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如何更好地赋能新业态、新模式、发掘人工智能产业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的潜力,多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齐聚一堂,为上海、闵行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全面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贡献智慧与力量。
创新引领城市发展,创新决定城市未来
2018年至2020年,上海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会已经形成了链接全球人工智能资源的重要影响力,着力打造“链接协同创新的开放平台、链接产业发展的赋能平台、链接城市治理的智慧平台、链接美好生活的服务平台”的智能时代篇章也越发精彩。
2019年7月,市政府同意并印发《推进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按照一体化规划高质量发展要求,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选址位于闵行区马桥镇及其周边区域,面积约15.7平方公里,未来10年,试验区将逐步建成人工智能开发先行区、产业应用特色集聚区、未来城市发展试验区,实施“三步走”计划。
闵行区牢牢抓住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和契机,以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一区、一带、多载体”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空间布局,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为人工智能企业创造条件,应需求、谋未来、实地做、创先行。以更加开放、创新、包容的姿态,在学术交流、数据共享、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搭好平台、铺好道路,全面推进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助力上海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策源新高地。
作为落户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的代表企业,达闼科技牵手闵行立足上海,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产业合作带来的红利,积极推动全球范围内机器人的智能化运营,赋能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地。达闼科技副总裁孔兵介绍,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达闼机器人向位于武汉武昌洪山体育馆的方舱医院捐赠了5G医疗服务机器人、5G消毒清洁机器人等六大类12套智能机器人产品,并统筹负责“智能方舱”项目建设和交付。智能方舱新增了诸多高科技智能设备,在云端大脑的智能调度指挥下,实时提升整个方舱医院运行的效率。由于有了24小时在线运营的机器人的帮助,病人在智能方舱医院所享受到的体验和在普通方舱医院的体验也不一样。在清洁、送药和测温等工作显著提升效率的同时,医护助理机器人能够基本满足患者的社交需求,可为患者提供疫情相关问答交互医疗健康咨询,还能带领患者进行舞蹈或健康操运动,替代人员工作,活跃病房气氛。
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智慧火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军发介绍了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人工智能战略,提出人工智能在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均有良好应用前景,但他也指出,人工智能有其局限性,从综合指标来看,人是机器的极限。毛军发表示,上海拥有极其丰富的数据、扎实的应用基础,并且研发实力雄厚、政府组织有力,但是没有很好地抓住互联网、物联网的机遇。上海交通大学每年大约有10000名毕业生,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做白领,拥有冒险精神、敢于创业的年轻人属于凤毛麟角。
德拓信息联合创始人兼CEO黄海清在圆桌论坛环节时说道,闵行发展人工智能,首先明确要符合中国、上海人工智能战略定位,建议闵行可以尝试利用自身优势,如先进制造业多,工业区多,将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相结合;同时人工智能关键是人,AI竞争就是人才竞争,可以充分利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在闵行区,与高校联手,将闵行打造成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
上海政协常委、上海市新联会副会长、上海拙朴投资管理中心合伙人邵楠则提出:当下人工智能应用最多的情况还是在代替人工,他建议政府支持各类场景落地方案,同时开放渠道,让更多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加入其中,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兴力量。
文/图:祁骏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