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被称为上海产业类城市更新的黄金时期,新的转变方式降低了土地转型过程的成本。这种非正式转型也得到政府支持,企业自主转型的动力大幅增强。
上海老码头创意园区
上海虹口安庆东路103号,有一家经营了祖孙三代的老虎灶(专卖热开水的微型店),灶膛里的火焰燃烧了80多年。这是上海市中心最后的老虎灶,直到几年前才闭门谢客。
这家老虎灶客源众多,除了弄堂里的老邻居,隔壁七浦路的摊贩也是常客。2018年6月,就在原七浦路市场对面,上海市区内最高档的酒店之一——宝格丽酒店正式开业。从酒店的窗户望出去,曾经繁忙的老虎灶已经踪迹不见。
整合领导小组
上海滩最后的“老虎灶”位于虹口区17街坊旧区改造项目里,也是上海地产集团2019年首批4幅旧改地块之一。
该项目位于虹口区西南部,西侧毗邻静安区,地块东至江西北路,南至海宁路,西至河南北路,北至武进路,是2017年上海市公布的全市第二批风貌保护街坊。
“截至目前, 17街坊涉及动迁居民2611证,已完成搬迁2607证,未搬迁4证,腾空率99.85%,未搬迁4证居民已全部收到补偿决定。” 原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的余晓处长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据“上海2035规划”,上海中心城区面积为289平方公里,包括黄浦、徐汇、长宁等七个区。这些区域都属于上海繁华之地,但仍然还有232万平方米的旧式里弄等待更新。虹口区17街坊旧区改造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11月11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将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土地储备工作领导小组、上海市“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上海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合并,成立上海市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因此,余晓的工作岗位有了新变动,作为长期工作在上海旧区改造一线的基层干部,他现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班负责人。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领导小组目前由上海市规土局和上海市建委“双元”管理。
“现阶段领导小组正在逐步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统筹协调。”余晓说。据上述《通知》内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城市更新工作小组、旧区改造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通知》说明,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有变动,由其接任干部自然替补。
老码头广场示意图
工业用地三次“升级”
2017年7月底,位于淮海西路570号的上海红坊创意园宣布暂时谢幕,进入新一轮改造。
20世纪50年代,上海第十钢铁厂在红坊创意园区所在地址建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上海的产业结构发生变革,20世纪90年代,重工业在上海市中心逐渐沉寂。
2004年上海市政府立项“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为重要文化功能项目,“红坊”物业公司由此诞生。如今,这片地块迎来再更新。
“‘红坊’地块产权原属于上海宝钢,‘上海城市雕塑中心’租用了其中部分地块,宝钢出售了产权后,该地块正式进入商业开发,”接近“红坊”项目的人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红坊创意园区的更新路径,见证了上海市产业类用地更新政策的演变历程:其分为三个阶段,以用地属性作为划分标志,被称为M、M4、C65三个时代。
1995年上海开始建设都市型工业园区;最初阶段,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的使用方向以纺织业、计算机产业等为主。进入21世纪,随着产业升级,对老厂房的创意改造开始涌现,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这期间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创意产业园区,包括田子坊、8号桥、M20、红坊等,它们都是利用老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园区。
2005年,上海市出台《十一五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采用“三个不变”的开发办法,即创意产业园区的房屋产权关系不变、房屋建筑结构不变、土地性质不变,同时带来“五个变化”,即老工厂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管理模式、企业形态和企业文化等都发生变化,这就是M时代。
2008年上海市发文《关于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工业用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出现了两种新型土地转变的方式,两者的共同特点在于: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提高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并不再增收、补缴土地价款。
这即是城市更新的M4时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上海产业类城市更新的黄金时期,新的转变方式降低了土地转型过程的成本。这种非正式转型也得到政府支持,企业自主转型的动力大为增强。
2013年前后,上海陆续出台了《关于增设研发总部类用地相关工作的试点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若干意见的通知》《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等文件。从用地性质上判别,上海产业类用地更新从M4转型为C65,即研发总部类用地。
此后,上海对产业类用地加强了政府的管控,避免土地转型过程中政府收益的损失。同时,伴随着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推进,提出双增双减,即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减少建筑总量和降低容积率。同时,通过城市更新,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配置水平。
从澳大利亚留学归国的刘丽娜,2014年在红坊经营一家画廊:“红坊的定位是文化艺术社区,鼎盛时期吸引了80多家有影响力的文化、泛文化机构、创意机构入驻。其中含30%的文化艺术展览展示项目,65%的文化创意商务企业,5%的文化休闲商业。”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刘丽娜看来,在红坊暂时谢幕之前,餐饮和休闲商业的比重已经越来越高,与最早的园区定位产生偏差,在众多文化创意园区中逐步失去“特色优势”,再更新有利于重新审视项目定位,进一步发挥园区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特长。
爷孙俩在上海一处石库门风情展示墙边观看“老弄堂里的棋局” (任珑/摄)
石库门:保护式更新
从“领导小组”的命名方式,能看出上海目前的城市更新工作有两个重点,一是针对产业用地的公共区域更新,二是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主旨的居民住宅区域更新。
2019年6月,李岩领着外婆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家。他们的家在黄浦区的承兴里,与普通的旧改项目不同,承兴里是上海市房屋修缮留改试点项目。这意味着,改造后居民要回迁,因此黄浦区早在项目实施前就确定了“居民100%同意才能实施改造”的原则。
承兴里建于1934年,石条砌成的门框、半圆形的门拱,西式风格的雕花门楣,联排别墅式的布局,这里是典型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群落。南京路、黄河路、青岛路,包围起这条弄堂,这是最中心的老上海。
如此典型的本地石库门集群在上海已少有完整保存的案例。这里不仅是城市的现在,还拥有城市的记忆和温度,是历史留给这座城市的底蕴。
很难想象,在南京路繁华的十里洋场背后,还有这么一群上海人,终日挤在百年旧房子里,踩着被白蚁啃食过的“酥软”地板,终年晒不到阳光,每日提着马桶去公共厕所倾倒。
石库门建筑结构图
领导小组下设的旧区改造小组工作人员周建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承兴里房屋形式多为砖木和混合结构的新旧式里弄建筑,房屋有少量共用卫生设备,大部分无卫生设备,多户共用灶间,房龄老、结构差且超负荷使用。小区内私搭乱建情况严重,原街坊道路通行困难,存在安全消防隐患和小区环境差等诸多问题。”
承兴里“修缮试点”一期项目位于8号街坊的北部,实施范围内共有2幢新里,1幢旧里,共涉及约261户(居民253户,单位8户),建筑面积约为6798平方米。
“除了天井一旁增加的现代化独立厨卫,我外婆最满意的是楼梯改造。以前老人家上下楼战战兢兢,改造后有了扶手,我们小辈也放心多了。”李岩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李岩的外婆家属于第一批回迁的103户之一,“很多还没轮到搬回来的老邻居看到新房子都很羡慕,他们心里急得很。”李岩说。
“承兴里项目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得到了市住建委、市房管局的大力指导和支持。基于里弄房屋的现状、特点和保护工作的要求,形成了有自身特色修缮方式,”余晓说。
在保留里弄房屋建筑的肌理和风貌的同时,通过整治修缮,调整布局和内部整体改造,实现房屋居住质量提升;同时,综合考虑改造后的小区配套设施,适度增加公共空间和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谁能够回迁,通过公平的“抽户”决定。这样才能释放房屋尤其是旧里房屋的空间和面积,降低居住密度和使用强度,实现每户居民厨卫设施独用。在综合改造过程中,还通过租赁关系的调整,重新换发租赁凭证,保证改造过程中的公平和公正。
城市更新就是城市再生
城市更新贯穿于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收录一篇名为《上海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研究》的论文,其中归纳到:上海城市更新经历了从城市重建、城市复苏、城市再开发到城市再生与城市复兴的不同阶段。
余晓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改革开放以来,为尽快还清历史旧账,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本市按照‘拆改留并举、以拆除为重点’的原则,快速推进旧区改造,速度为先。”
应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旧区改造取得显著成效,极大改善了市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极大提升了城市面貌和形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住房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当前旧区改造和城市建设面临的阶段、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
当前,面向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必须结合上海实际,重新思考定位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工作。旧区改造的指导思想要转移到“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方针上来,保持工作定力,以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先,同时尽最大努力建立机制、创新办法,改善旧区内群众居住条件,并总结规范相关区试点经验,制定全市指导意见。
“目前,我们在工作中积极探索试点,以期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形成面上可推广、可复制的政策措施。”余晓说。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其通过结构和功能的不断调整来防止和消除城市衰退,从而增强城市整体机能。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区更新和新区扩张始终相互交织,形成动态平衡。推动这种平衡的达成,既有经济因素,也有社会和文化因素。
上海,这座多年的世界商业之都,在不断更新中保持勃勃生机,也留存住了时间纵轴上每个标记点的温度。
(文中余晓为化名)
来源:新华社
编辑:周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