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刚刚发布,全面展现了上海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上取得的新成果,笔笔数据、张张图表翔实生动地记录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
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及自身结构调整阵痛等因素影响下,2019年,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38155.32亿元,比上年增长6.0%,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0.3个和0.1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强的经济韧性。其中,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增速为8.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服务业“稳定器”功能更加突出。
2019年,上海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4.3%以内;新增就业岗位58.91万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的新增岗位占28.6%,反映经济新动能有效发力。市场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
内需经济持续稳固。面对外部风险挑战,上海“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消费和投资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内需明显成为经济稳定的“压舱石”。201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1%,继续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速。与此同时,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方案》,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5万亿元,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比上年增长6.5%;新集聚商业零售品牌首店接近千家。
随着上海加速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和能级,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撑。2019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1%,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受益于风电、核电设备订单增加,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17.7%;生物产业在外资原研药企的拉动下,产值增长7.3%。
2019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3%,生产形势明显好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一些重要新产品的产量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半导体存储盘产量比上年增长68.2%,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34.9%,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9.6%。
新兴服务业行业增势强劲。2019年,上海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8%,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与此同时,全年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7%,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7%;网络购物交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27.0%。
营商环境改革成效凸显。2019年,上海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108项措施,不仅助力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从46位进一步提升到31位,也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上海年内新设外资项目数量增长21.5%,外资实际到位金额增长10.1%;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50家和20家。
政务服务实现新突破。截至2019年底,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接入事项达到2261个,线上办事651万件;审批事项提交材料和办理时限分别比上年平均减少52.9%和59.8%。随着政务服务效率提高,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年内上海日均新设企业约1500户,比上年增长12.0%;工业投资增长11.3%,并且连续2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反映出工业企业较强的活跃性。
作者:张晓鸣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