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置队的部分“流调女神”。即使在高压下开展工作,她们仍满怀对职业的敬畏与尊重,她们对待“流调”对象的态度尤为令人动容——“他们首先是病人,我们应该体谅他们做流调时的种种身体状况和情绪反应”。
“做流调,不仅要耐心耐心再耐心,仔细仔细再仔细,还需要温柔和韧劲,我们女性还是有些优势的。”听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置队应急指挥组组长于晓楠这么说时,一开始记者差点相信女性做流调真有“性别优势”。
抗疫期间,“流调”(即流行病学调查)堪比破案。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置队的66名队员就是这样的“福尔摩斯”,其中49名女性,撑起了“大半边天”。这支曾在禽流感、埃博拉、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及进博会等大型活动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期间大放异彩的队伍,这次又冲上了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自1月20日接报首例疑似病例以来,队员们24小时无休运转,担起了辖区内新冠病例的流调重任,迄今已对80名疑似和确诊病例开展流调,其中包括多起轰动一时的复杂流调。
图为全副武装的队员运送病例样本。做了这么多例流调,有哪些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印象都很深刻,每个人的故事不一样,但都会被记住。”一名队员说。
一天晚上,队员接报后立即赶往某医院,对一名发热外籍疑似病例开展流调。通常,一次流调需要三到四人小组作业,队员们一到医院,立即分头行动——收集运送病例样本、向临床医生了解情况、汇总资料……于晓楠则穿上防护服走进病房,用英文对患者进行流调。
对外籍患者做流调的一个难点,是无法按中国人的传统时间节点帮助他们回忆14天的行程——由于部分病例出现在春节期间,国人一般能记得除夕的年夜饭和谁吃,初一、初二、初三做了什么,经过提示能回忆出不少细节,但对外籍人士这可能就是平常的一天。
为了方便病人回忆,于晓楠当场设计了一张表格。表格中按时间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档,每档都精确到小时,提问就从一日三餐开始:
“中午在家吃的饭,那早上是不是出门买菜了,去哪儿买的,时间多久?”不断确认细节后,她补上了部分上午的信息。
“晚饭后扔垃圾,回到家已近9点,请问中间这段时间去哪了?”原来是病人遛狗去了,那具体路线也得记下。
“您几乎每天这个时间都在喝咖啡,但这天没喝,是去做什么了?”病人想了半天,噢,是骑车去了某家书店,结果发现书店没开门就回家了……
在流调过程中,每当病人出现记忆“断片”或者咳嗽等情况,于晓楠都会主动暂停,让他休息。“流调对象首先是病人。”她说,尤其大多数病例都经过了大半天的诊疗,接受流调时快达到体能极限了,“可能女性比较容易换位思考吧。”
图为队员在医疗机构收集汇总病例资料。根据要求,初步流调报告需要在24小时内提交,以最快速度与时间赛跑。“如果我们慢了,疫情就有扩散的风险。”一名队员说。
不少疑似病例,后来经过病毒核酸检测、专家会诊最终被排除。但在做流调时,队员们必须把每个对象都当作“确诊病例”对待,要用不厌其烦的“碎碎念”,一处处确认所有细节,一次次追溯感染来源,一个个排摸密切接触者,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病患接受流调时,都是比较配合的。但即使病患生活相对简单规律,一场流调通常也需要三四个小时;如果碰到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病人不愿配合等特殊情况,“战线”就会拉长。比如,队员们初次调查某病例时,对方隐瞒了前往安徽某地并与多人聚餐的流行病学史,经过反复询问和耐心解释,才告知了实情。再如,某隐瞒流行病学史在医院就诊时被发现的病例,动线复杂,接触面广,从初次调查到后期逐条追踪核实,花了队员们不少时间。
根据要求,结束流调后24小时内,队员们要完成初步调查报告。“这就是一场跟时间的赛跑,如果我们慢了,疫情就有扩散的风险。”于晓楠说。
图为队员在与医生交流,了解病患基本情况。除了做流调,队员们还要化身“女汉子”负重做消杀,也要当好“知心小姐姐”24小时为焦虑的市民送上“心理按摩”。
现场流调之外,应急处置队的队员们还要24小时值守市民咨询热线,目前平均每天要接20多通来电。队员刘美伶告诉记者,来电多集中在对疫情本身的关注,特别是有确诊病例公布后,很多住在周边、有过相同行动轨迹的市民常会打来电话——“我跟他同时去了这家医院看病,会不会被感染?”“我那天也去了这个菜场,是不是要被隔离了?”“我当天也去了这家购物中心,现在该怎么办?”……
在市民们最焦虑的时刻,队员们除了防控政策解答和健康宣教,还要做心理疏导。比如,队员们会告诉来电者,根据世卫组织考察报告,从全国多个省市的调查数据看,1%-5%的密切接触者被诊断为确诊病例,“如果您戴好口罩并做好防护,只与带口罩的病例擦肩而过,那么您被感染的风险是相对很低的,不用担心”。
面对类似的问题和差不多的紧张焦虑,接线的队员总是一遍遍地耐心回答,有几通电话甚至持续了数十分钟。
图为深夜还在加班的队员。下班没点的她们,不少家有年幼的子女,在孩子们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常常无法陪伴其左右。
疫情防控期间,队员们每天早上7点前就要到岗,晚上回家却无定时。一名队员告诉记者,有几次她到家已经很晚了,年幼的女儿已经快睡了,但看到妈妈回来很兴奋,总要缠着她玩到十一二点。“告诉孩子必须睡时,她因为还想我陪着但表达不清就会哭,这时挺难受的。”她说。
在这支队伍中,女性平均年龄39.2岁,硕士生以上学历23人,不少队员是幼年子女的母亲。在这个特殊时期,是这些小家庭的“顶梁柱”,放下了最需要她们发挥“性别优势”的“小家”,冲上前线为“大家”快速高效地织密城市安全防控网。
作者:单颖文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朱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