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向老人拨打关爱电话,既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也透过一声声问候将他们的真实需求问出来;逐渐运转起来的社区食堂、助餐企业,让刚需老人不再为一餐饭发愁,也避免他们因外出买菜而增加感染风险……从代买生活物品到代配药,养老顾问、社区居委会干部、志愿者们以贴心服务“承包”起疫情之下老人的生活圈,让他们不再有后顾之忧。
地处上海中心城区西部的长宁区,正在逐步探索一套与国际精品城区相适应的“大城养老”模式。截至2019年底,长宁区共有独居老人13314人,其中80岁以上达6571人。疫情之下,如何安抚好高龄、独居老人的情绪,保障好刚需养老服务,“长宁做法”值得借鉴。
4700个关爱电话,既能“陪聊”也能问需求
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是长宁区在原先“养老顾问”基础上做加法后的产物。特殊时期,这一无需面对面交流就能掌握老人诉求的大数据平台帮上了大忙。
“您好!我是长宁智慧养老中心养老顾问刘娟,请问您是×××阿姨吗?”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8点,刘娟的12小时就在这样一声声的问候中度过。自春节假期以来,已有4700个电话从中心拨出。最初,拨打关爱电话是为了向社区高龄、困难老人普及疫情防控知识,通过科学讲解来缓解他们的焦虑心态。渐渐地,不少闭关在家的老人将关爱电话当作了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
疫情发生之前,许多热心志愿者会上门“陪聊”。后来,疫情防控让不少老人只能独自宅家。刘娟告诉记者,她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挂不断”的电话。虽是养老顾问主动拨打,但老人们的热情往往超过她们的想象。少则十多分钟,多则近一小时,电话那头的老人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焦虑、不安,电话这头的养老顾问也就耐心听着。
非常时期的关爱电话,不仅扫去了老人们的焦虑,还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从买菜到配药,但凡老人提出需求,养老顾问都会尽力帮忙协调、满足。
日送餐719客,解决刚需老人“一顿饭”难题
特殊时期,不擅用智能手机买菜的老人陷入了两难境地——去超市、菜场,意味着感染风险大;线上下单拼手速拼不过年轻人。老人们的“一顿饭”难题也进入了管理者视线。
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动员下,长宁区社区食堂、助餐企业纷纷运转起来。目前,包括华阳、虹桥、北新泾等在内的7个街镇日送餐量已达719客。受到原材料涨价、人手紧缺等因素的影响,重新运转起来的社区食堂其实也承受着不少压力,但这些“保刚需”食堂的负责人纷纷立下两大保证——“保证不涨价、保证品质不变”。
半年前刚开业的周家桥街道祥和社区食堂正逐渐踏上正轨。20多名工作人员,如今已到岗8人。为保证食品安全,该食堂暂停了原本堂食提供的10多种自选菜,改为10元一份的客饭。不过,菜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服务就此打折扣。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食堂菜单会提前一周公布,碰到有老人反馈不吃的菜式,他们还会在订单里加上备注。
因为许多小区开始封闭式管理,送餐员被拒绝入内,因此,天山街道制定了《疫情期间每日送餐服务标准化流程》,严把“送餐员体温测量登记、送餐工具每日消毒、发放小区出入通行证、无接触送餐”四环节,确保送餐服务安全高效。在一些社区,居委干部、志愿者纷纷承担起最后100米的“送餐任务”。
居家养老、日常生活统统有人管
春节假期后,长宁区民政局收到一则“物资告急信息”。原来,好不容易捱过了假期的刚需老人们,已迫不及待需要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上门了。不过,疫情当前,配备好防护工具是这些服务人员复工返岗的前提。一边是依旧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口罩供应,另一边则是需要照护的低保、低收入等困难老人等不及的养老服务。
为此,长宁区民政局秉持“将物资发放给最急需的对象”原则,把刚刚到位的3000只口罩下发给区内各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目前,该区134名居家养老护理员在严格落实消毒、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已上门为311名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有护理员,社区高龄困难老人的日常生活则被“老伙伴计划”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居委会干部等2596名“关爱员”承包起来。居委干部、志愿者变身“采购员”,为一些无法出门的重点关爱对象提供代领代发口罩、代送菜、代买生活物品、代配药等人性化服务。在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同时,也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此外,他们还依托“老伙伴计划”、社区互助睦邻点等载体,通过微信群、电话等形式关爱社区高龄、困难、独居、失独老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嘉旖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