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站的设计可以创新出多少新花样?传统印象中,公交枢纽就公交车汇聚的小型停车场,乘客们排着队上着车。但是,隶属于TODTOWN天荟项目的新建莘庄南广场公交枢纽在设计的过程中却融入了高科技、视觉美学和文化创意等多种元素。今天,它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莘庄南广场公交枢纽每天客流量巨大,日流量在未来预计达到50万人次,枢纽内还设有直达上海虹桥机场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机场快线,建成后的TODTOWN天荟不仅接入轨道交通1号线、5号线和众多公交线路,还将为金山支线设立站房设施,实现全天候无缝换乘的便捷体系。项目周边的莘庄立交,是沪昆高速公路及沪金高速公路的终点,同时与上海外环高速公路、沪闵高架路交汇。
各类便民服务设施造就上海“最美”公交枢纽
新建莘庄南广场公交枢纽,由上海莘天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市政公用设施位于上海地铁1号线终点站莘庄站,承载上海西南部的交通之核,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建造出了地上、地下共计约70万㎡集出行、居住、办公、商业、文化艺术活动等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这座便民、智慧的新建公交枢纽站展现了一个全新体验的公交枢纽形象。
在市民的印象中,以往莘庄地铁站南广场公交枢纽只是一个“日晒雨淋”的露天换乘广场。如今,新建莘庄南广场公交枢纽除了拥有“最美”的视觉形象外,还增添了一系列便民性、智慧化、艺术化的公共配套设施,打造了“内外兼修”的“最美”形象。
据项目负责人何彬介绍,人们可根据信息查询系统,了解每条公交线路的具体位置;完善的卫生间设施设有专门的“第三卫生间”,增加母婴及残疾人使用功能;考虑到枢纽站半室外空间无空调,站台还增设夏季喷雾降温系统改善乘车体验。智慧的管理控制系统则包含了智能照明、新风排风自控以及人行道“智能警示”等“前卫”功能。而公共艺术文化传播平台的设立,更将带动区域文化品位及整体文化氛围。总体来看,新建莘庄南广场公交枢纽的启用,既方便了大众的交通出行,也为上海带来了更舒适、更科技、更时尚的国际生活新趋势。
“5G+”便民模式,助力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
TODTOWN天荟项目立足“上海2035”城市规划中“卓越的全球城市”内涵,推动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紧密结合,让市民全面畅享新型智慧服务。拥有的“智慧城市”系统由智慧物管、智慧商业、智慧停车、智慧交通、智慧办公、智慧能源、智慧服务、智慧安防、智慧AI,共9大子系统构成。
“人行走道上有埋地警示灯,有车来的时候,灯会亮,提醒行人”,何彬表示,新公交枢纽的各个主要出入口均设有统计摄像机,实时进行人流统计。一键报警系统、行人过街警示系统以及独立的消防控制系统等智慧安防系统,则提升了人们的出行安全指数。新建莘庄南广场公交枢纽还配有自控系统,智能控制新风排风、喷雾设备以及灯光照度调节等。“车站因为没有中央还设有自动化的喷雾,夏天的时候让等车的行人不再那么热。”
基于5G智慧化应用的公共交通系统,在新建莘庄南广场公交枢纽已正式启用智慧统计、智慧调度、智慧安防以及智慧环境系统,具有良好的试点和示范效应。为了在突发的大人流时段及时了解站内人数并保障所有乘客的安全。
未来,5G赋能下的智慧交通还将依托5G+视频数据+手机信令数据,构造出一个更加便民的公交枢纽全方位“智慧”管理服务体系。
艺术惊艳来袭,携手区文旅局共造文化阵地
这座被誉为“最美”的智慧型公交枢纽,在未来还将成为上海的公共文化艺术传播新平台。在12月27日的新建莘庄南广场公交枢纽启用仪式上,闵行区文旅局与TODTOWN天荟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TODTIME时间廊”文化空间,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为往来莘庄南广场公交枢纽的市民奉上一道道艺术飨宴。“未来会有艺人前来驻唱”,闵行区文化与旅游局局长杨继桢表示。
主办方在启用仪式上点亮了“TODTIME时间廊”的首件艺术作品,由中国新锐新媒体艺术家郭锐文专门为TODTIME委约定制的永久数字艺术作品装置《时间自增》,以计算机基于时间实时运算的方式将每一秒的时间可视化,它既是对数字时代的同步回应,也是对公交枢纽与川流不息的群像这两个具有强烈当代符号意义的抽象表达。
TODTIME时间廊艺术展2020第一季的主题为《望》,展期从2019年12月28日到2020年2月29日,免费向公众开放。此次艺术展分别由中国绘画和数字艺术两个项目组成。
杨继桢透露,中国绘画项目将展出由著名画家徐有武创作的《闵行十大名人画像展》,艺术家以具有中国代表性的艺术手法呈现了闵行区的人文底蕴。数字艺术板块则由德国多媒体设计师艺术家托比亚斯·格雷姆勒创作的三组数字艺术作品《功夫运动视觉》、《京剧运动视觉》和《书法运动视觉》组成,将大众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文化,透过数字艺术塑造的视觉风格及优美律动进行动态呈现,运用数字三维技术把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当代化的转译。两个项目均是基于中国传统艺术做出的当代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力量的碰撞之美。为公众呈现了古与今,中与外,旧与新的互望、致敬与交融。让公众在行进中体验艺术,在日常中融于艺术。
作者:汪荔诚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