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里,很多书籍,或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或堆放在某个角落里,或被尘封。时间长了,书籍的主人渐渐地遗忘了它们。甚至,它们可能被当作废弃物处理……
贫困山区里,书籍对于那里的孩子犹如稀世珍宝。不少孩子正值青春年华,对知识如饥似渴,但苦于没有机会去接触新书。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也长期得不到补充。
结合这两类现象,一个名为“渔书”的公益机构展开了书籍循环,将大城市里的书籍输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既满足了贫困地区孩子们求知的渴望,也不至于浪费书本。日前,这个公益机构刚刚迎来了两岁生日。
循环利用书籍的公益机构
“渔书”究竟日怎样的一个公益机构?这是上海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发展最快的全国领先的图书循环共享平台。整个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颇具有朝气和活力。
2017年6月,创始人尚晓辉提出了创建“渔书”品牌的设想,取“授人以渔”之意,致力于打造书籍循环共享的模式,通过将社会上的闲置图书“交互、共享”,推动全民环保阅读,实现书籍与人之间更好地连接,提升全民人文素养。
具体怎么操作?“渔书”与京东物流合作,有多余的书籍的用户可以在线填写预约信息,紧接着,快递小哥就会免费上门收书,图书到仓后,“渔书”有一批“图书美容师”来给书籍再分拣、消毒、翻新,数据再录入系统,对接全国的图书室、购书平台和公益机构,可以说是书籍循环的载体和中转站。
目前,“渔书”在全国17个省份搭建了254家线下实体书店。渔书平台还与各地政府部门积极联动,提出了“社区共享阅读空间”概念,致力于让每个社区的闲置书籍循环流动起来,让更多家庭参与到环保共享阅读中,一起分享所学、收获快乐。
两年来,“渔书”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据“渔书”公益事业部负责人透露,“渔书”在2019年中之际交出如下答卷——1200万次书籍循环惠及400万用户、在17个省份设有254家书店、自有仓库5000平方米、线下实体空间仓储183个、捐助了156所偏远贫困学校的58577名学生……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是徐汇区对口支援的四个贫困县之一,这里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其图书馆儿童阅览区一直缺少儿童绘本,徐汇区康健街道帮助募集了很多书,但是其中绘本数量实在有限。石屏县常委副县长胡弢想到了“渔书”,在“渔书”的帮助下,石屏县图书馆获赠3000册儿童绘本和43台电脑。
立足于环保
设立“渔书”的初衷,离不开环保二字。
一本250克的《新华字典》,循环利用一次,相当于节省15瓶500毫升的矿泉水、550克木材和125克煤炭,这无疑是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
截止到目前,渔书线上平台已拥有超过400万的用户,累计实现了1200万册闲置图书的循环。这相当于节约了至少8000万升水、6000吨木材以及1350吨煤,为环保事业做出对的贡献不可小觑。
“渔书”和百度百科于2017年10月发起了大学生环保阅读节,在全国百所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二手图书领书、换书,让大学生爱上图书循环阅读的低碳环保生活方式。活动期间,1.3万册二手图书共计循环13.8万次,减少碳排放43吨。通过图书循环共享,能够有效保护自然资源,让更多人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渔书”还启动了“全民环保阅读中国行”公益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全民读书的理念,同时拓展公益服务的范畴,该项目已经走过了云南、贵州、四川、新疆、广西、甘肃、江西、河南等偏远贫困地区。
为了更高效地运营公益,“渔书”团队正在与徐汇区民政部门沟通,试图成立一家民营非企业单位——“渔书”公益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未来将立足环保与教育,其中一部分工作就是完善社区图书循环的体系,开展有利于环保阅读理念发展的活动与项目。
立足于教育
设立渔书公益,也有对于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的考虑。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带给孩子们的,是思考,是启发,更是教育。
去年,渔书公益给石屏县坝心小学提供了7000册书籍。渔书公益在未来将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输送给贫困偏远地区,通过将环保与扶贫有机结合,为消除贫困、减少教育资源不均的事业添砖加瓦。
记者了解到,书友捐赠的图书在渔书公益平台总部经过统一的消毒和翻新后,会在其网站或者实体共享图书室上架,以图书定价的2折进行销售。实体共享图书室日前已经覆盖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对于全面教育普及有了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渔书公益还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形成全民阅读的文化生态圈,收获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作者:汪荔诚
图片来源:“渔书” 供图
编辑:沈竹士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