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运交易所昨天发布《2013年中国港航船企市值排行榜》,列举了全部74家在我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证券市场上市,主营业务为船舶港航及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并按照总市值大小进行排名。
榜单显示,截至去年12月27日,74家上市公司市值总计9044.71亿元,剔除两家新增上市企业,较2012年增长1507.82亿元,增幅20.2%,反映出投资者对港航船企上市公司的负面情绪有所缓解。其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为上港集团,总市值达1190.1亿元,而原先前五强里唯一的航运企业中国远洋,去年市值缩水达85.19亿元,排名跌至第八位。
中远、中海排名均下滑
作为航运业的核心,航运企业2013年继续受行业低迷影响,这也影响了投资者的热情,导致市值缩水。
根据截至去年10月31日的三季度财报,在大陆上市的11家航运企业,净利润亏损约66.94亿元,除从事液体沥青、液体化学品等特种货物运输的中海海盛盈利外,其余10家企业均亏损。
头顶“ST帽子”的中国远洋,2013年虽然大举变卖资产也未能实现扭亏。据悉,亏损主要是受干散货业务的拖累,而作为中国最大的散货船运营商,中国远洋在2013年前三季度完成干散货运量5080.6万吨,同比下降9.5%。
另一家集运业巨头中海集运2013年没能继续保持扭亏势头,去年前9个月实现营业收入248.14亿元,净利润亏损16.7亿元,这也使得中海集运2013年市值缩水3亿元,排名由第九位跌至第十位。
但也并非所有航运企业排名都下降,2013年上半年实现盈利8551万美元的中外运航运就被投资者看好,市值增加30亿元至91.76亿元,排名由第三十位跃升至第二十三位。
自贸区概念拉升港口排名
由于有自贸区概念“助阵”,在航运企业普遍亏损的同时,港口企业却一改颓势,主要港口企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榜单排名也普遍出现上升。
上港集团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政策红利,2013年9月、10月受到投资者的疯狂追捧,其在榜单中的排名也由第三位升至第一位。2013年三季度,上港集团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涨5.7%,集装箱营业收入下降5.12%。
长江证券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上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港务工程公司改制后不再并表;二是2013年内需表现优于外需,费率更低的内贸箱占比上升,使平均单箱装卸费出现下降。
同时,集团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35%,带动单季毛利率回升至两年内最高的35.85%,导致2013年三季度毛利同比增加1.49亿元。
受益于粤港澳自贸区概念,珠三角的两家港口企业深赤湾和盐田港也在本次榜单中排名上升较快。
船舶海工企业位列前茅
去年二季度后,全球新船订单大幅增长,让困境中的造船企业看到了曙光,再加上海洋能源开发和军工概念,投资者普遍对船舶海工企业重拾信心,反映在榜单上,前五强里船舶海工企业占了三席。
中国最大的上市造船企业中国重工,其市值较2012年增加197.12亿元。平安证券认为,中国重工去年三季度业绩大幅提升,预示着其业绩已进入一个拐点,四季度利润有大幅度增长,2012年同期则是亏损的。
去年上半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总额达330亿美元,同比增长22.2%。2013年以来,中集来福士、中远船务、大船重工等屡获重要合同,中国企业新签订单额达80亿美元,仅次于韩国企业的140亿美元。受此影响,中国海工制造企业的市值大幅跃升,中海油服虽然在排名由第一位下降至第二位,但市值增加了264.55亿元至941.85亿元。
文汇报记者 叶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