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古玩城花卉水族城其实是一条狭长的步行街。迎客的这一头,盆栽葱茏,游鱼嬉戏。街道另一端,装修声此起彼伏,几家山石、花卉盆景店的招牌高悬,已在翘首盼客。盆景爱好者陈春明在一家店里驻足了两个小时,仔细把玩每一盆对节白蜡的定位与修剪。同一家店里,消费者张朗(化名)则在问,“盆景可以防治雾霾吗”?
某种意义上,这一幕正是当下盆景市场的缩影。一棵较好的罗汉松,5年前卖2万元,近来已超过10万元。其他修剪上佳的盆景也持续看涨。树源日渐稀缺以及艺术品的诱惑令盆景价格逐渐走高,入市者前赴后继,市场方兴未艾。另一方面,盆景的种植、养护、交易相对在封闭的小圈子内,外行多是不明就里。墙里开花墙外香,会不会酿成盆景投资的“雪崩”?
盆景价格为何涨得快
古草轩是虹桥古玩城里一家专卖对节白蜡的盆景店。店里24盆对节白蜡,小的仅2000元,最贵的则超过20000元。店主介绍说,对节白蜡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目前已限制砍伐,因此奇货可居,常有买主用来送礼。“对节白蜡生长很慢,好几十年才长这么大。”店主指着一盆30厘米高的盆景说,“长得慢,砍得早,上海本地没有,全部从湖北运过来,价格不高也难。”例如两盆相似大小的盆景,仅因其中一棵包含石头生长,有了中空的奇特造型,售价就比另一棵高出3000元,达16000元。可两个月前,这盆对节白蜡的售价才13000元,涨幅超过20%。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花卉盆景全书》作者赵正达告诉记者,盆景艺术近年的涨势,主要是基于文化上的稀缺性。“盆景艺术看似简单,但背后有丰厚的文化内涵,被称为活动的画、立体的诗。没有古典文化修养,不可能理解盆景艺术。”因此,盆景艺术反过来成为彰显文化水准的标志。赵正达说,他自己是通过唐诗宋词中的描绘实现盆景入门的,但此道毕竟是少数人的事,继承人的稀缺也抬高了盆景的价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盆景收藏者表示,盆景虽有品种、造型、树龄等参考因素,也有品相苍古、高雅的衡量价值,但和其它艺术品一样,并不存在可量化的标准。“更重要的是,植物盆景和玉石不同,需要专业的修剪种植技术,护理不当就会导致盆景枯萎乃至死亡。”她表示,“玩盆景的多是懂行的圈内人,初学者想要直接进入盆景投资领域,风险太大。”
盲目入市投资风险大
上述盆景收藏者表示,盆景起初只是小范围内的兴趣交流,但在近十年开始形成市场,买主主要是别墅业主、企业家或盆景艺术品专业藏家。盆景资源减少和外部资金涌入,是盆景热的重要原因。赵正达也说,盆景种植依托花园,非别墅难以收藏。一些考究的玩家,除了植物本身,还关注盆的品质。例如紫砂盆,近年的价格也在飞涨。
同时,雾霾天持续增多和空气质量恶化助推了植物的市场需求,投资客的目光开始聚焦盆景。收藏者毛洪元表示,一位朋友认定盆景好养,只要浇浇水就行,斥资数十万元采购,结果没几天就死了好几棵。
盲目入市的投资客,开始为盆景投资热埋单。“投资一些品种的盆景看起来收益不错,但高回报也有高风险。”景博园店店主告诉记者,比如罗汉松,种植成活率仅15%左右,一旦护理不当,就会血本无归。他还强调,盆景艺术是长期投资,甚至要一代传一代,很难短期套现,如果短期内急需用钱,盆景绝非理想标的。
“盆景门道很多,栽种、修剪、定位都有特定的方法。”这位店主一边修剪枝条,一边表示,“比方说一棵树,定位差一点点,长大之后就谬以千里,作为盆景就废掉了。”作为商户,“希望外行者不要盲目追求盆景投资,实在喜欢的话,要学一点知识,请教一下老师傅,再慢慢地从小到大、从普通到高档开始收藏。”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盆景商家多有藏家背景,与资深藏家一起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圈子。在圈子内,盆景是“作品”,交易要托付给“懂的人”。在景博园店内,张挂着一张写有“无为”的书法作品。在店主看来,盆景圈子也用这种态度来对待圈外人的投资热情,“我们不会卖给不懂的人,作品都是自己养大的,死了会伤心。”而圈内的赏玩、交易,其实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