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月27日,一份同时在两国首都公布的仅44个汉字的联合声明,拉开了在东西方交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幕:中法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2014年1月25日,在中法两国迎来建交50周年之际,文汇报记者郑若麟在北京主持了中法建交50周年大使座谈会。在他看来,那是一场热烈而生动的“老朋友聚会”,他与中国前驻法大使们一起分享彼此的法兰西记忆,探讨两国建交的精神遗产。五十年来,处于欧亚大陆的两端,中国和法国在互动中认知彼此,在双边关系起伏中迈向“求同存异”。
作为中国最资深的驻法记者,郑若麟用二十年的时间,见证并推动了中法关系的发展。入选“中法建交50年50人”评选首批提名名单,郑若麟充满时代赋予的使命感,“中法两国应当有能力更加‘亲近’,少一些傲慢与偏见,多一份理解与包容”。
在中国了解法国:少年的“法兰西印象”
郑若麟清楚记得年少时期的“法兰西印象”。与法国的渊源在孩提时期便已开始。他依稀记得,大约在七八岁的时候,曾替父亲去邮局取一份法语报纸。在父亲的讲解下,报纸上法国人熟悉的小狗毕夫漫画带给他许多欢乐,“毕夫好耍小聪明,却很勇敢”。这是郑若麟对法国的最初印象。
更多的“法兰西认知”来自文学与艺术。文革期间,赋闲在家的父亲、法语翻译家郑永慧成为郑若麟了解法国的第一扇窗户。父亲对法文作品翻译上“再译、重译、多译”的主张让他印象深刻,“巴尔扎克沉重,雨果诗意,梅里美幽默”。对原著风格的尊重,既是严谨的专业精神,也影响了郑若麟后来对新闻报道中“真实”的理解。
关上门,坐在父亲身边,看他手执精心收藏、劫后余生的法文书,用中文口述雨果的《九三年》、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这种特殊的法国文学“阅读”经历,是少年郑若麟与法国的一次另类接触。
除了文学,法国的绘画也使郑若麟深深着迷。他喜欢看安格尔、大卫等古典画家的画作,也曾在家临摹“埃菲尔铁塔”。父亲更是将仅有的两本厚厚的法语大词典中所有的插图都剪下来,给他讲解背后的故事。很多年后,当郑若麟第一次来到法国参观卢浮宫时,颇有一种旧地重游的感觉。
郑若麟直到20岁时才开始学习法语,那与参加高考有关。他曾参加过两届高考,一次考中央美院的舞美系,另一次考师范学院的音乐系,虽然都未入选。但内在的艺术禀赋让他与法国有种天然的亲近,最终,郑若麟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法语专业。当时,认真背着法语单词的郑若麟不会想到,三十多年后,继陈季同、辜鸿铭之后,他在法国用法语撰写和出版了一本颇受关注的书……
大学时代,郑若麟主修法国文学。伟大人道主义者雨果给他留下深刻印象。1983年10月26日,《北京晚报》发表了他翻译的雨果有关圆明园被劫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那是他大学毕业后第一篇翻译并在报刊发表的文章。在那封郑若麟称之为“伟大”的信里,雨果不仅没有肯定来信索求赞誉的巴特勒上尉,反而批判他洗劫圆明园,并坚信“法国只有将抢来的东西物归原主才能完成它的伟大”。
浸润在法国文化历史之中,陪伴郑若麟的还有一个执着的新闻梦想。大学毕业后,法语专业的同学纷纷改行,而他去人大新闻系旁听。“当时就想一定要去做记者,因为我们对西方不够了解,记者则是最好的媒介。”郑若麟回忆说。 他渴望站在更大的舞台上了解世界。怀着梦想的青年于是一头扎进新闻界,先后成为《中国青年报》和《文汇报》的记者,随后开启了他长达二十多年的精彩“法兰西人生”。
在巴黎报道世界:不做外媒传声筒
《文汇报》给了郑若麟一个期待已久的平台:驻法记者站。在那之前,报社更为他找到了一个公派赴法留学的机会。1988年,郑若麟第一次踏上巴黎的土地。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年少时期的“法兰西印象”终于被眼前真实的风景描摹得鲜活起来。
在似曾相识的风景之外,巴黎私立“记者培训中心”带给他全新的视野。这所业内久负盛名的专业学校,是郑若麟记者生涯中的重要一站。在那里,他完成了一次富有意义的“修炼”。作为学校第一个中国学生,他在校内创办了“中国俱乐部”,向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的法国年轻的未来同行们定期传递“中国声音”。校方因此免除了郑若麟的学费。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实践学会了“怎么找新闻,怎么接触人,怎么编织新闻来源的网络”。
1990年,郑若麟作为《文汇报》驻法记者正式派驻巴黎。随后,很快便在1991年海湾战争的报道中崭露头角。由于法国是参战国,法国媒体对战争形势的报道铺天盖地。当时,在中国国内,对于这场深刻影响中东地区格局的大事件的报道却并不多。相对于许多中国同行们的“慢节奏”编译外媒式报道,郑若麟在充分核实事实的基础上抢新闻,“有新闻了就写,写了就传编辑部”。这种“以时间战胜空间”的做法至今令他回忆起来颇感骄傲,“海湾战争期间,国内媒体一片寂静,只有《文汇报》的报道一篇接着一篇。”
难能可贵的是,在新闻时效性的范围里,郑若麟坚持“不做外媒传声筒”。他的报道与评论以独立、深刻、犀利见长。在海外战争期间采写的高质量新闻作品,在国内外引起广泛注意。
在1991年1月18日发表在文汇报的《战火映红巴格达夜空》里,郑若麟展现出他高超的新闻写作技巧与独立思考能力:以法国总统密特朗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海湾战争开始,法国已做好战斗准备的巴黎时间1月16日的20:00为起点,一直到次日的16:50。将近21个小时的时间内发生的围绕海湾战争的每一个重要事件,他都标出几点几分的准确时间,再叙述事实,准确体现了战争开始阶段“十万火急的战场气氛和战斗情景”。
这篇兼具新闻时效性和深度的通讯最后斩获上海新闻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并被收入《建国以来百篇优秀通讯》一书中。著名战地记者萧乾对郑若麟的出色报道印象深刻,曾专门致信文汇报编辑部表示赞许。对当时年轻的郑若麟来说,这无疑是业界对他的一次重要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