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说中国故事:“中国人是与其他人一样的人”
在真实介绍法国之外,郑若麟也是西方世界里的中国讲述者。新作《平凡的中国人》的出版发行,让郑若麟在法国的知名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有评论家惊叹,“这是第一次有中国人直接用‘莫里哀’的语言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第一版自2012年9月发行以来,这本书不到3个月就在各大书店脱销,成为法国社科类有关“中国”的畅销书。《十字架报》、《人道报》等一些法国主流媒体也发表书评,热议《平凡的中国人》与它讲述的当代中国。
“中国人是与其他人一样的人”,如果用法文逐字直译,《平凡的中国人》的书名显得有些特别。郑若麟解释说,在法国人日常使用的语言里,“他们跟别人可不同”这句话常常是贬义的。而提到中国人,法国人最常用的一句话恰恰就是“他们与其他人可不同”。译成中文略显普通的书名,在法语里充分体现了郑若麟的机智与幽默。
写书的念头始于2008年奥运会前后。当时中法关系出现波折,法国媒体几乎一边倒地批评中国。郑若麟发现,法国媒体和政界中除了一部分人有意识地坚定反华之外,更多的人则是对中国的极端不了解。而当2009年开始动笔的时候,他翻阅所有法国能买到的关于中国的书,发现法国人对中国的误解比比皆是。郑若麟的夫人、著名文化批评家边芹对此也深有同感,她看电影、跑博物馆,从很多细节发现了法国对中国的偏见。这些都坚定了郑若麟写书的决心,“我想告诉法国人一个真实的中国。”
中国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羡慕还是恐惧?从城市到乡村,人们的喜悦、痛苦和希望是什么?让西方人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能够避免多少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在他的笔下,中国是一个从年轻一代到中老年都不断变化中的中国,但同时又是一个按照自己的历史框架与文化维度进行演进的中国。这显然是法国人、西方人过去很少了解和理解的。
不过,让郑若麟有些欣慰的是,试图了解中国的法国人越来越多了。当他受邀穿梭于几大书展签名售书,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法国男孩令他印象深刻。男孩翻阅着印着四个中国人剪影的“小红书”,告诉他“我能看懂”。最后,男孩父亲将书作为小男孩的11岁生日礼物。
还有一次,一个在中学任教的法国独立电台记者给郑若麟写信告知,他把《平凡的中国人》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阅读。“中国只有一个民族吗?”“中国人是不是都吃狗肉?”学生们给郑若麟提出的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他都热情地一一解答。这令师生们在感动之余,对中国也多了一份了解。
可以说,《平凡的中国人》在法国出版,是对关注中法交流人们的一份及时回应,更是郑若麟对新闻理想的一次独立践行。他用西方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尝试让西方读懂中国:“中国人是与其他人一样的人”。而法国《十字架报》这样评价这本书的意义:郑若麟以其才干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具有特色的中国和并不平凡的中国人。
回到中国:传播中法50年姻缘
今年,中法关系迎来“金婚”之年,已从巴黎回到北京的郑若麟并未远离他所热爱的中法交流舞台:主持中法建交50周年大使座谈会,参与50年来中法之间十大事件的评选,担任“影响中国人最大的十部法国书籍评选”评委,在中央电视台法语频道做嘉宾……
1月25日,由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和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发起的“中法建交50年50人”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这项活动旨在向那些“在自己领域中推动了真正的跨文化对话,为巩固两国之间持久联系”的人士表达敬意。
“中法之间的友谊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它得具体化,这对于促进两国之间的发展大有好处。”评选委员会主席、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说。他随后公布了此项活动第一批提名人员,郑若麟的名字毫无争议地位列其中。
郑若麟和知名法媒驻华记者蒲皓琳的共同主持了富有意义的“50年50人”活动,他们与吴建民、法国前驻华大使毛磊等“老朋友”相聚一堂,下,分享了在中法两国50年相处中的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
虽然依然忙碌,郑若麟也感到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中法建交50周年给两国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遗产?中法建交50周年前夕,他在《文汇报》撰文写道,“如今世界迈向全球化、多极化……只要两国继续奉行独立外交精神,便能够通过紧密的合作,继续在今天的世界上发挥不寻常的作用。五十年的中法历史亦表明,独立外交精神需要建立在尊重对方、特别是尊重对方核心利益的基础上。”
而在民间交流层面,作为中法关系的见证者与推动者,郑若麟更清醒地意识到,让法国人了解中国,让中国人了解法国,依然任重道远。在这个意义上,被认为是最了解“今日现实中的法国”的中国记者,郑若麟依然坚定地希望自己扮演中法交流的桥梁,去解构由不理解产生的傲慢与偏见,去推倒横亘在两国人民相互理解道路上的“那堵墙”。
(文汇报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