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只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 《存在与时间》,关于面对死亡的一种态度与理解。在他看来,抱定“向死而生”的信念,人反而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更坦然地面对走向生命终结的每一天。
而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死亡”是某种禁忌。是过年时候不能放在嘴边提的词汇,也是当亲人亡故,只能用“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来替代。
在父母长辈看来,这是对于孩子“善良的谎言”,可殊不知,在孩提时缺失的这一刻,会让他们长达成人真正面对死亡时无所适从。亲人的亡故,甚至成为不少人的心灵创伤,伴随一生。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深有体会。他说,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但家属往往会拒绝接受舒缓治疗,怕被认为是不孝。社会上年轻人自杀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对尊重生命相关教育有一定欠缺。他建议从中小学生开始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尊重死亡尊重生命。
其实,在去年末,山东大学的数十名学生,就来到济南市莲花山殡仪馆,完成了一堂“死亡教育课”。
过程中,他们旁观遗体告别和火化,参观骨灰寄存室……见证了整个殡葬流程,这是该校“死亡教育课”的重要一环。
负责这一课程的,是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与伦理学系副教授王云岭,他希望通过现实接触,让学生把课上的理论知识真正融入内心。他表示,“死亡是生命的必要组成,如果这一认知能深深融入临床医学的学生心中,他们将来在职业生涯中能更客观地看待病人的去世。”对于医生来说,在面对病人去世时内心的挫败感非常强,这门课程能帮助学生以后更好地调整心态。
真正尊重生命,坦然面对死亡。绝不只是救死扶伤医护人员的必修课。
其实生命教育并非去年山大的首创,有新闻报道称,在全国各地有不少高校和中小学,通过写墓志铭、走进养老院等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
然而,一堂课显然还远远不够。
在医疗领域重视普及“临终关怀”,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认知生、老、病、死。可能这并非一种应用型的生存技能,可以推出系统化、量化的机制,却是每个人健康生活,拥有乐观坚强内心的必须。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