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在作大会发言时说,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2007年嫦娥一号完成绕月探测,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揽月的千年夙愿;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虹湾地区,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
吴伟仁表示,面对浩瀚宇宙的漫漫征途,面对复杂未知的地月空间环境,面对深远空间的测控通信等难题,探月工程研制队伍敢于创新,实现了多个国际首次:首次获得7米分辨率全月立体图;首次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进行长期探测;首次获得月表下面200米左右的地质剖面图。吴伟仁还透露,未来十年左右,月球南极将出现中国主导、多国参与的月球科研站,中国人将踏上月球,中国将迈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3月10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 新华社发(郭文彬 摄)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第300次发射。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航天领域的代表委员们带来了很多好消息。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洪表示,2019年航天科技集团宇航发射继续开启“30+”模式,计划全年实施30余次宇航发射,发射航天器50余颗,将执行包括北斗卫星组网、嫦娥五号、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内的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此外,长征火箭今年还将首次尝试海上发射试验。
“2019年,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有望成为我国第一型跨入‘百次俱乐部’的单一系列运载火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说,从2018年到2020年,我国的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计将执行40次发射任务。同时,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并发射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还将研制运载能力更高的重型火箭。
火星探测计划一箭三雕
不只是月球,火星也是我国未来深空探测的重点对象之一。据悉,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前后实施。
“我国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绕、着、巡’三项任务,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难度之高可想而知。”航天专家庞之浩介绍。
所谓“绕”,是指在一定距离的轨道上绕着火星飞行,对火星表面的情况进行普查。“着”和“巡”是指在火星上特定的区域进行着落,让着陆器带着的火星车对火星表面局部地区进行巡视和详查。在较高的技术起点上,尽管一次发射完成多项复杂任务的风险比较大,但如果成功,效益也比较高。
火星是离地球第二近的类地行星,它的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也有四季,只是一季的长度约为地球的两倍。“火星很久以前与地球很像,现在大气稀薄、温度降低,通过探测了解火星的起源和演变,对于研究地球乃至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庞之浩说道。
在完成火星探测的“绕、着、巡”之后,我国计划在2028年左右发射火星采样返回器。通过对采回的火星样品进行研究,可以了解火星上是否有水、生物、特殊物质等,同时,为载人登火星做准备。
“火星探测之外,我国科学家也在对小行星探测、木星探测、几星连探等进行论证。深空探测前景十分广阔,对于引领技术进步、促进相关资源开放利用等有着重要意义。”庞之浩表示。
来源:综合自新华社、科技日报
编辑:王磊
责任编辑:宣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