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提交建议,呼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稳妥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秦和表示,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随着生源的萎缩,个别举办多年的民办高校举步维艰。
对此,秦和建议,第一,面对生源萎缩,应随时关注招生录取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同时,及早研究民办高校退出机制;第二,建议在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以结构调整和内涵发展为主,从严控制新设高等学校的数量;第三,引导民办高校加快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建议今后政府在支持民办高校内涵发展方面,进一步突出导向性、针对性、政策性和约束性,建立基于质量的支持机制。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以恢复并迅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47所、在校生约680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数、在校生数的比例分别为28.4%、22.8%。另外,还有800所左右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从规模上看,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渠道筹措办学资源、缓解教育财政压力、满足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激发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支撑。
但是,民办高等教育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供求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得益于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强劲需求。这种需求,是公办高等教育体系在短期内难以满足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需求驱动的。而今,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5%,普通高中升学率已接近90%。从总体上讲,高等教育已不再稀缺。从提供入学机会这个层面讲,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近年来,已有为数不少民办高校面临招生困难。可以预计,在今后一个时期,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二是质量问题。这是直接关系民办高等教育未来的核心问题。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选择空间越来越大,这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对民办高校而言,在质量方面面临的矛盾和压力将越来越突出。能不能在质量问题上取得突破,甚至将直接关系到生死存亡。
三是信心问题。这个问题与前两个问题密切相关。在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到底民办高等教育的前景如何?还要不要大发展?这不仅是公共政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诸多举办者、捐资者要考虑的问题。
四是动力问题。过去30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是需求驱动的结果。但是,民办高等教育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
秦和建议:
第一,及早谋划应对生源萎缩挑战。密切跟踪每一所民办高校的招生录取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同时,及早研究民办高校的退出机制。
第二,保持高等教育规模基本稳定。对现有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也采取严格调控措施,并建立基于质量和就业的动态调整机制。
第三,引导民办高校加快向内涵式发展转型。
第四,稳妥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进一步明确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民办高校的政策待遇及举办者权益,这涉及到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有些问题解决的时机还不成熟,需要实事求是推进。当务之急,是成熟一项,推进一项。核心是稳定两类民办高校的预期,引导其各安其位,在各自定位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第五,大力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向高水平迈进。引导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加快向高水平迈进。力争经过10-15年的努力,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民办高校,与公办“双一流”形成对照和互补,激发“双一流”建设的活力。
综合自人民网、人民政协网、中国新闻网等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