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浦东新区区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杭迎伟在驻地接受媒体采访。他透露:今年上半年自贸试验区将设立首个金融科技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区,让创新的活力充分涌流,让金融为科技助力、科技为金融赋能,让更多市场主体得到培育。同时,今年将设立50亿科创母基金,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特别是浦东的重点优势产业,要进一步推动“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智能造”,使产业优势进一步做强。同时探索完善离岸贸易白名单制度。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这次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2018年工作成绩中提到“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在2019年重点工作中提到“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关心和支持。
五年多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按照“三区一堡”和“三个联动”的总体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3.0版方案明确的98项重点改革任务中的96项已全部完成,成效显著。
杭迎伟透露:当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积极主动对接新片区建设,加强对标国际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系统研究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积极配合制定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方案。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要求上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提高城市经济密度、提高投入产出上下功夫,在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上下功夫,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下一步,上海自贸试验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三个下功夫”的要求,力争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上推出新举措、取得新成效。
首先,在提高城市经济密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功夫。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把提高经济密度作为重要理念贯穿于自贸区发展的全过程,争取把每个园区、每块土地、每栋建筑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
在土地规划上,已经推出了覆盖自贸试验区和整个浦东新区的产业地图,可以更好地统筹和规划产业布局,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还将努力增强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提高用地弹性、土地复合利用等方面探索新路,并支持在同一地块上混合安排生产、研发、办公等功能。
在盘活存量上,将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存量的发展空间创造出更大价值,既要适当提高容积率,也要考虑功能复合,把“厂房+研发”、“厂房+总部”融合在一起,不断提高产业用地的单位经济产出。还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和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
在用好增量上,将根据各个片区不同的功能定位、产业形态,聚焦对环境友好、单位产出大、能形成集聚效应的优势领域,提出差异化的发展要求。比如陆家嘴更加聚焦单位商办楼宇的产出,张江和金桥更加聚焦单位工业用地的产值,培育更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外高桥更加聚焦单位面积的税收和增加值。
其次,在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上下功夫。将加快“五个中心”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核心功能互为机遇、互为供给、互为支撑、互为动力,持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积极推进一批首创性外资项目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博鳌论坛讲话精神,加快落实“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深化电信、教育、医疗、文化、金融、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开放。率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取消商用车、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率先试点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争取持牌金融机构新型金融业务牌照率先落地。
加快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持续集聚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和各类持牌金融机构专业子公司,推动外资资管业务开放创新。充分发挥融资租赁服务平台功能,实现飞机融资租赁异地委托监管常态化运作,推动融资租赁资产规模再上新台阶。
大力促进离岸贸易、转口贸易、服务贸易等贸易新形态创新发展。推动离岸转手买卖结算业务常态化运作,争取更多行业企业纳入“白名单”制度试点范围。加快发展转口贸易,进一步提升洋山保税港区海运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空运国际中转集拼能级。继续推动服务贸易扩大开放,争取取消或放宽涉及跨境交付、自然人移动等限制措施。
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平台建设。围绕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为长三角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探索推动建立长三角监管科技研究院,推动金融科技机构集聚。
增强服务“一带一路”桥头堡功能。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平台建设,做大做强国际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引进更多国别(地区)商品中心。
第三,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一方面,我们聚焦活力四射的张江科学城建设,依托大科学设施进一步强化重大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争取涌现一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目前,张江已经集聚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设施,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上海超算中心等3个项目已经建成投用,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平台、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3个项目计划今年投用,上海光源二期计划2021年投用,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项目正在推进,这些设施都建成投用后,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同时,正在创造最便利的条件,支持全世界的科研团队到张江来利用大科学设施开展科学研究。比如上海光源,截至目前已安排来自460家单位的2000多个研究组开展科学研究、实验用户超过2万人,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接下来,将持续强化大科学设施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发起和参与实施一批大专项、大计划,力争在引领性原创成果上实现重大突破,同时也欢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来浦东讲学交流、开展科研活动,共同攻克事关人类前途命运、事关人民生活福祉的科技难题。
另一方面,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聚焦一些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打造一批引领发展潮流、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集群,把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
重点有几个:重点是要加快建设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争取在芯片设计环节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研制更多具有自主品牌的高端芯片。 “蓝天梦”,重点是依托中国商飞,加快建设大飞机产业园,今年启动首期总装产业基地配套园区规划建设,预计2023年完成,实现产值超200亿,推动航空航天产业不断向发动机、航电、机电等领域拓展。“创新药”,重点建设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预计实现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500亿元,形成万升规模级生物药生产服务能力、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到2020年争取形成100亿元产业规模,研制更多老百姓吃得起的创新药。“未来车”,重点是积极引进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和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实现特斯拉超级工厂年内建成投产,加快建设金桥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智能造”,重点是推进张江人工智能岛和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着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同时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提高生产和作业效率。比如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劳动力成本降低70%,作业效率提升30%,一个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装卸节省10个小时。“数据港”,接下来,重点是在园区建设、场景应用、产业发展、空间拓展等方面持续用力,关注核心软件和应用软件及其研发,培育新的信息服务业品牌。
作者:顾一琼
摄影:袁婧
编辑:朱伟 史博臻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