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1:45,上海团代表们围绕“绣出城市管理上海品牌”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我们应该如何打好生活垃圾分类的“攻坚战”“持久战”?今年7月1日,在上海两会上高票通过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就将正式实施,上海居民也正在进行相关探索。
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代表在今天与网民互动时表示,普陀区正在进行创新探索,打好生活垃圾分类的“攻坚战”“持久战”。
普陀区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基层社区因地制宜、各显神通,涌现了不少“金点子”。
比如,真如镇街道的绿洲公寓小区,党员、楼组长、志愿者齐上阵,定时定点指导和监督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还在小区宣传栏设置了垃圾分类光荣榜。每天早上居民们都自觉排队分类投放垃圾。长征镇的梅四小区,打造智能化垃圾分类厢房,垃圾筒的盖子能自动感应打开,方便居民投放垃圾。旁边还设置了二维码,居民倒完垃圾扫一扫码,绿色账户的积分就会增加。甘泉路街道的长富大厦,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入“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居民只需用手机下载APP,就能按照引导准确地进行分类投放,如果投放的是可回收物品,钱还能马上到账。
曹立强代表说,这些探索实践正逐步推开,垃圾分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群众的习惯,成为社区邻里之间的新时尚。
截至2018年底,全区已推行垃圾分类40.5万户,占总户数的94.4%;推行绿色账户37.1万户,占总户数的86.5%。
曹立强代表说,随着宣传深入、创新实践、绿色激励、人大立法,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垃圾分类是一件惠及子孙后代的好事,是一件非做不可的大事,没有退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政府、企业、社会、个人都有明确要求。“我们将以贯彻执行《条例》为抓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理念,围绕“三个强化”,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曹立强代表建议,要强化问题导向,做实全过程。在前端,重点解决好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的问题。通过科学选址、提高建设标准、加强运营管理,让垃圾投放更方便、更整洁,最大限度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在中段,重点解决好混装混运的问题。配齐专用的垃圾箱、车辆等收运装备,涂装明显的分类标识,严格规范收运作业,让市民有更直观的感受。建立监督举报平台,组织市民群众、社会组织等共同开展监督检查。在末端,重点解决好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站点建设,提升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能力。同时,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完整的回收利用链条。
今年普陀区垃圾分类工作定下3大目标:1、实现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2、建成“两网融合”服务点427个、中转站10座;3、推广居住区湿垃圾就地粉碎处置工作模式,建成100个湿垃圾粉碎箱房处置点。
曹立强代表说,要聚焦目标任务,将抓好顶层设计,打造七大工作体系(全程分类减量目标体系、全品种全流程分类监管体系、物流保障体系、现代化信息管理体系、政策激励体系、市场化运作体系、评价评估体系);抓好党政机关带头,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抓好各类主体责任落实,对各类单位的责任进行分级告知,加强专项指导和执法检查,确保《条例》落地生效。
如何强化全民参与也是曹立强代表思考的方面。“生活垃圾分类归根到底要靠大家共同参与,让群众当主角,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五位一体”的联动机制,通过上门入户宣传、定时定点指导,引导和帮助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曹立强建议,要通过扩大绿色账户覆盖面、评选垃圾分类“时尚达人”、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激励居民从“要我分”变成“我要分”,进一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通过“小手拉大手”、文明城区创建、卫生城区创建、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入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作者:祝越
摄影:袁婧
编辑:朱伟 史博臻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