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病人吃得上药,吃得起药,吃得到好药,刚刚过去的2018年,17种抗癌药已大幅降价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今年的政府报告提出,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此次全国“两会”,围绕着抗癌药降价、新药研发等热点问题,不少代表委员都有话要说。
这种抗癌药上市后,患者每月耗费从2万降到1千多
人民群众对“救命药”的迫切需求,很多代表、委员在基层调研后都有切身感受。
全国人大代表丁列明以治疗肺癌的靶向药市场为例,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刚上市时,患者服用同类进口药,每月花费高达2万元左右。凯美纳上市后,不仅价格比进口药低30%-40%,还开展了后续免费用药项目,至今累计向6.4万余名患者赠药383万多盒,市场价值80多亿元。2016年,在第一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中,凯美纳率先主动降价54%,2018年再次降价3.86%,现在患者每月仅需自费1000多元,总共自付一万多元就可以长期用药,患者的用药费用大幅降低。
丁列明认为,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的。要切实降低人民群众的药费负担,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打破进口药的垄断,真正把医疗卫生战略安全、百姓看病定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加大对医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再不觉悟,就会贻误未来”
“在全球总的关于医学和健康科学的投入中,中国14亿人口投入只占1.2%,而美国3亿人口投入占44%,欧洲3亿人口投入占33%,日本占14%,可以说,我们国家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说,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医学和生命健康科学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我们再不觉悟,就会贻误未来。”
王辰介绍,中国有14亿人口,但在国际最权威的临床研究注册网站上,我国只占了2.9%的临床注册量。目前,面向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我们已经成立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他建议,设立国家健康科学研究基金,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切实加大对医学研究的支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李燕也在与会期间谈到了药物研发。她说,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过程中资金和时间投入最多的环节。
从全球经验来看,单个药物临床试验从启动到完成一般需要4-6年,平均成本超过10亿元人民币,时间和资金投入在整个新药研发中约占70%。但目前,我国临床研究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医药创新产业链其它环节。若不及时解决临床研究环节的瓶颈问题,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进程将延缓至少五到十年。
目前新药临床研究供给的现状矛盾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数量较少,承接临床试验的积极性、临床试验的实施能力和效率低。她建议,对开展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建立单独评价考核体系。有步骤有计划地将新药、新医疗器械等注册类临床试验的承接数量和质量,以及开展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的数量和研究产出评价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中,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重要评价标准;对于大型国有公立医院、高校附属医院,将承担国家自主创新药的临床试验数量作为必需考核内容。
仿制药同质化竞争严重,拼到最后就没法卖了
不少老百姓发现,如今很多低价药越来越难免,甚至“消失”了,而高价药则占据着市场。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王威东在回应这一民生热点问题是说,目前这样的情况仍是少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和国内医药行业的产业结构有关。目前,国内药品销售市场上仿制药较多,同质化竞争严重,“大家都在拼成本、拼价格,拼到最后就没法卖了”。
王威东说,医药科技创新有其特殊性,新药研发时间长、投入高,平均12-15年时间,15-20亿美金,这是国际共识。由于成本过高,国内多数药企不愿做创新生物药,都想通过仿制药来“抄近路”。
只有走自主创新的研发路,中国医药在世界上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王威东认为,必须对医药行业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淘汰那些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不好的低端的生产制造企业。发展规模比较大、效益比较好,质量比较好的企业。引导市场进行有序竞争,引导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编辑:樊丽萍
责任编辑:唐闻佳
综合自央广网、浙江在线、齐鲁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