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声音)华人学者:中国方案为世界注入发展新动能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吴侃 门睿)“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思维定式,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哈佛大学博士、美国西方学院终身教授尹晓煌说。
中共二十大正在召开,“中国式现代化”一词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尹晓煌看来,中国以实践证明了不同于西方的、新的现代化道路不仅能走得通,而且可以走得好、走得稳,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尹晓煌说,与西方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国强必霸的逻辑,强调和平共处与合作共赢,主张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为一些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也将为发达国家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欧盟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盖琳表示,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创造了一个个发展奇迹,这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通、走得对。
“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将是史无前例的,也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盖琳说,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也符合人类社会追求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将为其他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提供重要参考。
盖琳也注意到,中共二十大报告传递出中国开放政策的新信号,“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等部署,为中国进一步开放绘制了明晰的路线图。他表示,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深度调整、全球贸易寒意阵阵的当下,中国扩大开放不仅适应自身发展需要,也将更好地造福世界。
在盖琳看来,华侨华人具有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可以为中国引进国际资本和人才牵线,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献计,积极助力“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华侨华人可以把优势转化为参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侨力。”
尹晓煌说,由于文化背景与历史源流不同,外国民众中存在着对当代中国认知不深、了解渠道不足的情况,华侨华人可以用住在国民众更熟悉的话语方式来阐释中国发展模式。
他表示,“华侨华人不应局限在自己的社区里,应积极地与住在国主流社会交流交往,将中国发展的故事更广泛地传递到当地社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地介绍给当地民众,帮助他们认识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孔韬
责任编辑:孙欣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