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你老了,眼眉低垂,比身体机能退化更令人心焦的是无力感的沮丧、无能感的不甘,一切变得越来越难掌控,曾经那么多的“轻而易举”如今却“困难重重”。
更难面对的是一种纠结和心绪难平,年轻时的种种想法,更多地化作“流水落花春去也”的遗憾,想要被妥帖照顾,却偶尔还是“不服老、不认老”,不想被贴上特殊标签。
超大城市上海,老龄化比例已超36%。做好为老这篇文章,需要跳出一时一域,以更宏阔的视角来统筹布局、丝丝入扣。
近年,在做好硬件设施构建、探索长护险的基础上,上海从老人视角出发,进一步聚焦老年人从生理到心理的需求和关切,抓紧编织“10分钟养老服务圈”,盘活更多资源,提升原居安老的品质。
又一个重阳节来临之际,即日起,本报推出“聚焦‘四边’·大城养老新观察”系列报道,从“桌边、床边、身边、周边”这些老人日常起居的细小维度,反映关乎一餐饭,家庭床位建设,适老化改造,以及社区老年友好的种种探索与尝试。
用心用情用力,让老年生活维持本该有的体面,让他们真正老有所依,在人生的终章依旧活出精彩,活成曾经希望的样子。
桌边不止羹匙碗筷,也是心安之处
爸爸走后,妈妈是怎么吃饭的?
陈仪贞在越洋视频电话里告诉女儿:“不要担心,我去食堂吃。”
女儿许久没回上海,对食堂的理解还停留在单位职工餐厅,可姆妈已经75岁了,她能去哪个食堂吃饭?所幸前些时候,女儿带着外孙女回国小住,祖孙三代一起去老人说的食堂吃了几次,女儿终于放下心来:“姆妈的一日三餐有着落了。”
闵行区虹桥镇姚虹路上的古北社区食堂,坐落在一大片居民区之间,距离陈仪贞的家步行只要10分钟,饭菜干净实惠,“老伴在世时,我们总是一起来吃饭,一来一回半小时都不用”。
聚焦老人的一餐饭,上海着力打造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为老助餐体系,有社区食堂依托大数据来选址并研磨出90条精细标准,涵盖服务、管理、安全等各方面;有配餐点不断延伸服务能级,从上门吃到送餐到家、从一顿午饭到供足一日三餐;有街道立足网格党建,以志愿服务补足需求缺口……
做好“桌边”服务,不只是递上羹匙碗筷,更接驳了老人们从社区获得关怀与尊重的心理需求,用陈仪贞的话说,“他们在,我放心”。孜孜以求、精耕细作,让老人们的这顿饭吃饱吃好、踏踏实实。
“如果哪天她晚到或没来,我就要担心了”
上午不到11点,食堂员工朱叶华开始频频看表,陈仪贞是每天都来得比较早的客人之一,“如果哪天她晚到或没来,我就要担心了”。
没过多久,陈仪贞如期而至,步子健朗。接过朱叶华递来的餐盘,陈仪贞低头研究今日菜式,由于当天没有最爱的红烧肉,陈仪贞拿了一碟红烧狮子头,再来一份清炒花菜,加之银耳汤、白米饭无限量供应,这餐饭使用敬老卡支付19.85元。
人老了,胃口也会变小。选好一张沿街靠窗的餐桌坐下后,陈仪贞将一半的菜拨到自备餐盒中,晚上把这些放在面汤里咕嘟一阵,再抓一把新鲜绿叶菜一烫,一碗养胃面就煮好了。
因为觉得自己不善讲价,年轻时陈仪贞总是推丈夫出门买菜,而她负责在家做饭,这样的“合作经营”模式持续了四十余年。直到阿尔兹海默症如同在老伴大脑里落起了雪,一遍一遍,完全覆盖了他的记忆和生活能力。
幸运的是,2020年9月,家门口社区食堂开业,从第一天起陈仪贞夫妇就来这里吃饭。来来回回的路上,也常有美好回忆,曾有一位路人拦住他俩说:“老远就看到你们,好感动。”那天天气炎热,“我怕他晒着,他怕我晒着,于是我们挤在一把伞下,慢慢地走”。
让老人对这里始终有个念想
依偎在一把伞下的一双身影,社区食堂“元老级”员工朱叶华见过不少次。像陈仪贞的家庭变故在这方空间也有迹可循。朱叶华记得,起先这对老夫妻总是如影随形,后来总是陈仪贞一个人来打包带走,某天过后,便只剩陈仪贞形单影只。
朱叶华从不多嘴,心里却多了份挂念。有时候老人忘了带敬老卡,她会用手机拍个菜式照片,叮嘱她第二天再来付钱,“因为敬老卡能打八五折,我们多做一点,为老人省一点”。
前不久,陈仪贞身边热闹了一段时间,女儿和外孙女一左一右地拥着她来这里吃饭。陈仪贞指导娘俩拿菜,“这里有我爱吃的红烧肉,也有我女儿喜欢的水煮鱼”,祖孙三代吃得不亦乐乎。
小辈们来了又走,陈仪贞身边又恢复了宁静。这天,她一个人来吃饭,临走前朱叶华邀请她下午再来坐会,“食堂做了重阳糕,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节日办活动看似超出一间食堂的本职,但这恰恰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在社区建立更紧密的人际关系,让老人们对这里始终有个念想。”食堂承运企业负责人鲁小锋说。
床边有求必应,“原居安老”添安全感
在静安区临汾街道全市首个“家庭养老院”样板间,社区居民朱阿姨体验智能机器人量血压,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高龄独居老人,“一张床”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起夜时要万分小心,因为无人帮自己掌灯;床边最好触手可及各类监控设施,以防万一……可是,简单的“一张床”如何能做到?
对94岁的独居老人赵梅兰来说,住进养老院似乎是优选。可一向和顺的阿婆却很坚持:“不住养老院,我也不给大家添负担。”她舍不下填满记忆的老房子。
参观完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的社区智慧养老样板间后,阿婆和家人心中一动。样板间内,一张智能床垫,实时监测夜间心率呼吸、翻身次数,后台一旦监测到异常,立时触发警报。以床为圆心的居室范围内,各类监测和报警设施,增添了安全感。
阿婆很快下单,率先在家里安装了“智慧养老七件套”。“这下,家里妥妥的。”她也成了小区第一个“吃螃蟹的”。
作为一座超大城市,上海在发力建设机构养老床位的同时,也聚焦老人家中的一张床。以这张床为枢纽载体,安全监测、健康照护、就医配药、出行叫车,更多为老服务资源“输送”至老人家中,力求有求必应,加速催生“家庭智养院”,回应老人最朴素的心愿——“原居安老”。
接驳智能器件,“就像有人24小时陪着我”
阿婆性格外向,老伴尚在世时,两人并排躺床上,老先生总是笑眯眯地听阿婆絮叨。老伴走后,阿婆总觉得空落落的。经常来探望的社区干部说:“她整个人没了神采,反应都变得迟钝。”
后来,一部智慧语音呼叫器装在了阿婆床畔。呼叫器的位置根据她的手长量身定制,一伸手就能够到。这部电话的到来,让阿婆的情绪有了新出口,缓解了她的孤独感。每逢节假日前后,她都会默默蹲守床旁,等待平台服务人员来电。
“这几天身体怎么样,走路当心呀!”“我晓得的,谢谢侬!”如约而至的叮咛,并无特别,但这就好似过去老伴常在耳畔叮嘱的模样,让她觉得安心。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虽与阿婆素未谋面,彼此已然熟稔,也熟悉老人的生活节奏与规律。隔屏问候里,它驱散了阿婆时不时涌上心头的无助感,“就像有人24小时陪着我”。
以一张床为圆心的起居生活半径内,阿婆添置的“智慧养老七件套”涵盖卧室、厨房、浴室等各种场景,共同守护着阿婆的安全感。
对老人来说,看似简单的起身、坐下,一旦没有掌握好平衡,很可能跌跤,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就拿这张床垫来说,其距离地面的高度都是量身定制的。未来,遍布于床垫、床脚上的感知设备也有望接驳社区医生,监测以外,也为老人提供专业科学的康养指导。
链接更多资源,在床边绕出暖意
接驳数智设备外,一张床也需要链接更多服务资源,才能及时回应现实所需。
第一次来阿婆家里做客,大多数人会惊讶于老人家里的整洁如新。光洁如许的厨房灶台,妥帖整洁的墙面角落,用了三十多年也不觉陈旧的木质橱柜,林林总总的“软件维护”,既需阿婆的用心、邻里的关心,也需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精心。
阿婆爱干净,最想避开的是那股“老人味”。常有小孙辈来探望,她不希望这股“老人味”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于是,围绕这张床“链接”上的专业居家养老护理员小王上门。每次来,她都会多带几块抹布,餐桌毗邻灶台,全在客厅里,最易跌跤,她便仔细拖上两遍,再用干抹布收尾。经年达成的默契,让阿婆和小王结下深厚情分。不只做清洁,帮助收纳,小王还常与阿婆分享新学的保健操。
在老龄化程度超42%的临汾路街道,已有48位老人签约家庭床位服务,238位老人享受居家上门服务。
专业机构和服务资源外,邻里间照应也在这张床边绕出暖意。“有没有垃圾,帮您带下去。”即便社区志愿服务再忙碌,与赵阿婆“结对”的邻居王佳芳也总记得去帮忙,虽与阿婆相差二十岁,两人仍以姐妹相称,“多个人多份力,在她需要时,总能搭把手!”
身边多了“忘年交”,精神关照在暖意中滋长
虚岁九十的独居老人漪安不喜欢被打扰,但唯独对90后涂珊珊破例。
今年5月,漪安的手写信在社交平台流传,这段生发在特殊情景下的忘年相遇由此进入公众视野,感动并温暖了无数人——在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博山小区的一栋高楼里,10楼的漪安奶奶和25楼的涂小姐彼此陪伴、彼此关照,更在彼此的世界里汲取能量。
当生活如常,缘分并未因此消散。涂珊珊常捧着鲜花、提着水果去陪漪安聊聊天,老人每次的回应都欣喜而热烈:“快帮我讲讲新鲜事。”一聊,起码一个小时。
如今,“忘年交”扩容了:重阳节很快来临,楼栋里另外几个与涂珊珊交好的年轻人,商量着给漪安备些糕点。平日,他们常在上班路上同锻炼归来的老人打个照面,几句简单的问候,欢喜刻进漪安的眼底:“珊珊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聚焦身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仅关乎城市适老化改造的力度。全市层面,当老年友好型社会愈发成熟,敬老氛围愈发浓厚。对老人的精神关照,是突破物理层面的深层指向。
这段经历不会是个例——涂珊珊相信,城市的万千楼栋总有“涂小姐和漪安奶奶”的复刻,在不经意中相遇,又在暖意中滋长。
两个人的对话
涂珊珊和漪安很投缘:老人曾是中学美术教师,而年轻人业余喜欢画画。两人对艺术的感染力有着相似的理解,她们彼此欣赏率真的性格以及对事物的洞察……
若细细体察,这段奇妙的缘分暗合着必然的逻辑:彼时涂珊珊是志愿者,主动安抚漪安的情绪之余,特意做了些适合老人咀嚼、口感柔软的食物送去。本是寻常的邻里互助,她没想到,漪安如此长情:邀请她进门话家常,还赠送画册,分享人生阅历和感悟……
不经意的善举,收获了一个有趣的灵魂——漪安在一封手写信中写道:“亲爱的涂小姐,无私的帮助让我这个年迈的老太不胜感激!”
老人对不胜感激的表达质朴动人。涂珊珊去看她,往往人还站在门口就被老人一把拉住,急急引到客厅话近况;老人对她人生大事的选择循循善诱,待她如亲生女儿般信任和亲切……
渐渐地,涂珊珊对漪安的独居生活也有了更具象的认知。最近一次拜访,老人将她拉到卧室悄悄交待了一些私人信息:“万一有什么状况,女儿来不及赶过来,能不能麻烦你?”那一刻,涂珊珊的心颤了一下,她想到漪安曾经的手写信——“独居是要付出代价的,耳聋,牙少,眼一只坏”。
“她的精神世界一定很孤独。但我太忙,很多时候没能考虑到她,可能也无法抵达她的内心世界。”涂珊珊说。
一群人的日常
眼下,漪安的年轻朋友圈扩容了。
住在3楼的李明静,最初跟着涂珊珊拜访漪安。老人一句“珊珊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让她对漪安好感倍增,“一提到独居老人,感觉不太好相处,她打破了我的偏见”。
体面、对生活热忱,几次接触下来,李明静更觉漪安亲切,“每次去拜访,她从来不看我们手里的东西,很多时候还让我们拿回去”。涂珊珊邀请两人去家里做客,漪安“盛装”出席:米白色小背心搭配灰色长裤,两边银发拢得一丝不苟,还盘了个发髻。那一瞬的清爽利落,让李明静觉得老太太“很有腔调”。
漪安喜欢花。李明静给她送花,迎上来的老人雀跃如同少女,拿着花换各种角度自拍,“跟她相处,不止于年轻人对年长者的礼数,她身上有一种感染力,这也是我愿意常去看看她的原因”。
住在25楼的赵照也是通过涂珊珊认识了漪安。他常在上班路上碰见老人,彼此问候一下近况,“这样的交集简短,但跟我们的交流多少能让她感觉到一些活力”。
“如果没有涂小姐善意的开端,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故事。若对身边的独居老人多一分关注,说不定可以收获属于自己的‘漪安奶奶’,这会是一段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赵照言辞恳切。
洋泾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栾秋红说:“年轻人工作生活节奏快,要求他们时刻关照身边独居老人并不现实。但对‘涂小姐们’,我们非常鼓励并大力宣传。搭建平台、接驳资源,为的就是树立起一个范本,为形成更好的爱老、助老、敬老社会氛围提供现实依据。”
周边接驳老年友好,用专业和爱撑起“家”
重阳节前夕,金吴宝阿婆刚在养老院过了85周岁生日。她“飒”了一辈子,外号“铁人”:退休前是为数不多的女司机,60多岁时照样开车;身上植入了好几块钢板,腿脚不便,雨天作痛,仍拄着助步器不轻易认怂;更别说惦记小辈来探望,“他们有他们的事”,轻描淡写带过。
但是,从事养老服务近十年的上海金福养老院院长章蕾,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铁人”阿婆的些许落寞:“她有时会怔怔看着女儿买给她的老人机出神。”
85岁,差不多是这家位于市中心的养老院里老人们的平均年龄。高龄化叠加空巢化,是大城养老遭遇的新课题。“养老观念与时俱进,日常生活照料之外,也需要精神慰藉、心理支持,以及康复服务等。”章蕾也在犯愁:市中心本就螺蛳壳里做道场,一家普通养老机构要配齐这么多专业力量,如何做到?
转念想到毗邻居民区、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共建单位,章蕾来了灵感:何不促成“15分钟社会资源圈”接驳周边资源,借力各方支撑来满足老人们的多元化需求,“让老人生活在一个被支持、被关爱、被尊重的环境里,用爱为他们营造温馨的家”?
“这个‘家’有人惦记我生日”
国庆节前夕,“铁人”阿婆迎来生日,慈善组织志愿者在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为她送来了长寿面。养老院食堂装饰一新,布置了喜庆吉祥的红色气球,金吴宝也是人生头一回戴上王冠状生日帽:“我前前后后照镜子,既稀奇又怪好看的。”接过长寿面的那一刻,蒸腾的热气里,她不禁红了眼眶,“这是高兴,这个‘家’有人惦记着我的生日。”
“铁人”阿婆的心终究是软的。和养老院绝大多数老人一样,金吴宝以前从没想过住进养老院,但是不忍心让儿女工作繁忙之际还要分心照顾自己。一旦孩子提出这个建议,她几乎不加考虑就决定到这里“安了家”。
“在封闭的养老院环境里生活,老人可能失去原本在社会或者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社会支持网络的断裂,会加剧老人与外界之间的这样一种断层。”
于是,主动链接更多社会力量,成了这家养老院积极“破墙”的重要驱动力。
金福养老院比邻长宁区天山街道新光居委会,社区志愿者如家中小辈一样围坐老人身旁,边唠嗑边包馄饨;与养老院一条马路之隔,古北路小学、娄山中学的学生们也时常过来,为老人讲故事、聊家常。“这些小家伙还教我说普通话。”金吴宝微笑着用洋泾浜普通话比划道,“我外孙也差不多他们这般高。”
培养老人兴趣,是另一剂良方。章蕾主动对接各类社会文化机构,请来沪剧、越剧、绘画、编织等专业机构,尤其像编织毛衣,几乎所有老太太都兴致盎然,“织得兴起时,连吃饭都顾不上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老人的自我价值感也在毛线团中慢慢缠绕生长。
主动“破墙”,养老院不再“捉襟见肘”
目前,养老院还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主动介入老人的康养。比如,就老人关心的秋季养生小课堂、睡眠障碍解决等小范围开展健康讲座、康复咨询等。“我们讲十句不如医生讲一句。”章蕾感慨。
金福养老院目前生活着82位老人,其中有20%存在认知障碍,需要特殊关心。就此,养老院与周边的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从医疗角度更早介入关注、防范、治疗。
主动“破墙”,也为养老院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事实上,其所属相关集团已开始实践医养融合模式,在养老机构设立内设医疗机构、与社区医疗机构签约等途径。“周边,意味着充分老年友好。这需要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社会组织、方方面面志愿者的共同助力,用专业和爱,为他们撑起一个家。”
作者:周辰 王嘉旖 苏展 王宛艺
图片:张伊辰 叶辰亮
编辑:钱亦琛 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