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举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自从其2018年发布无人驾驶“新物种”以来,Q-Truck已升级到第四代,先后商业化落地泰国、阿联酋、英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持续输出中国智能服务业新标准。
复盘今天的高速成长,西井科技高级副总裁孙作雷依然觉得,当初决定自研底盘的大胆决策是正确的,这让后续的升级换代和商业落地都不再受制于人。“只有始终把技术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世界大舞台上找到发光的可能。”
破天荒的设计:没有驾驶舱的重卡
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无人驾驶商用车队又要刷新纪录了!就在今年6月,西井科技拿下了和记港口英国费利克斯托港的超百辆QTruck订单,并将同时在当地部署智能换电服务。这家诞生于上海小弄堂的科创企业,在世界大舞台上越来越耀眼。
这个“别人抄不了”的成绩,来源于“别人抄不了”的自主研发战略。原来,企业刚刚创立时,最早一版无人驾驶重卡是在燃油车上进行改装的。2018年1月,在珠海港进行全球第一箱集装箱作业后,西井科技产品和研发团队决定推翻重来,这其中最重大的调整是将燃油车改成纯电技术,而最大的外观变化则在于彻底取消驾驶室。
“如果把无人驾驶比作‘灵魂’,那么要达到极致体验,‘身体’上一定要做改变和创新。”孙作雷如此形容这一转变。但在当时,这种大胆的设计思路对驾驶底盘的技术要求极高。团队在市场上找了一圈,业内没有任何成熟的方案,商用车主机厂的解决方案也只是微调,最终团队决定“从0到1”自己来闯。
这关键的自研技术,为后来QTruck成为“爆款”并成功出海打下扎实根基。“我们将所有传感器都预埋在定制的底盘中,为适配不同场景提供了可能性。”孙作雷举例说,2020年,Q-Truck“出海”进入泰国林查班港,西井科技为此做了适配性设计,在小空间内为高热、潮湿环境下的硬件配置和传感器完成全套保护。“现在反过来看,正是由于5年前将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在之后的落地应用过程中,更好契合用户的工艺和流程需求,拿出有差异性的产品。”孙作雷说,西井科技近3年授权发明专利的实施率达到100%,在自动驾驶领域商业落地和批量化交付的可能性方向上,在港口等多个限定场景下的商用驾驶方面独树一帜,并实现弯道超车。
为传统码头转型找到数字化“坦途”
林查班港是全球港口码头的翘楚,本身拥有极为先进的数字化能力,拿下这一订单,为西井科技的港口商用驾驶业务立了标杆。但另一方面,全球港口数量成千上万,还有大量传统小码头、老码头,他们的场内设备服役超过30年,也没有经过任何数字化改造,这些“零基础”港口,能不能用上类似Q-Truck这样的无人驾驶车?
去年,孙作雷在国内某码头蹲点,发现这里几乎有着所有传统码头的特点:至今仍是纯人工作业,场内基建服役时间较长,有自动化运营的迫切需求,但又无法承担一次性改造的巨额投入。在“基建零改造”状态下,无人驾驶有可能在场内先跑起来吗?
为了回答这一“拷问”,孙作雷和研发团队在老码头里一住就是半年。老旧的基础设施没有任何对位设备,系统也没有相应设置,孙作雷及研发团队就观察司机操作集卡的对位过程,然后采用人工智能模拟人工操作。就在码头的集装箱办公室里,团队不仅做出全流程对位成功率达到99%以上的智能硬件,甚至还能实现在关键任务节点的自主反馈,帮助无人驾驶重载水平运输车在老码头跑起来。
“这次实践为我们开辟了新的场景,即靠技术积累和产品洞察开辟全新市场,并且在传统码头场景中提供低成本、低改造要求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实现技术普惠。”孙作雷告诉记者,这套技术去年7月上线,可以帮助更多小体量码头更加积极融入港口智能化改造的潮流中,用更开放的思路去做更大胆的创新。
而在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孙作雷带领团队通过更加精益化的管理,实现技术到交付之间的快速转换。“对于现场项目的整体推进,我们创造了业内从进场勘探到系统对接,从无人驾驶重载水平运输车落地到参与用户生产仅用7天的最快交付纪录,它不仅体现了成熟公司的效率,也为我们不断优化梳理业务转化流程提供了方法论。”
既布局高度自动化的海港,也开辟“零基础”传统运营码头以及空港、陆港、铁港及工厂等多场景运用,孙作雷用“坚定而柔软”来形容企业的创业精神。与此同时,自主知识产权也为西井科技在全球的创新“保驾护航”,通过国际PCT专利、马德里商标、海牙体系等国际知识产权申请,西井科技做到了“质量”与“数量”并行,如今这套具备自主研发核心专利的“智能化+绿色化”解决方案已落地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服务160余家客户,助力全球用户降本增效。
作者:徐晶卉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