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共九种)
《启蒙札记》
《欧洲文明的进程》
《20世纪的欧洲》
《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
《哲学絮语》
《读史散记》
《书巢寻理》
《山高水远》
《在中西之间:陈乐民自述》
作品简介
1.《启蒙札记》
本书是一部扼要介绍18世纪欧洲启蒙时期思想家及社会背景的通识作品。陈乐民先生晚年将切身关心的问题越来越集中于欧洲文明进程中的启蒙时期,并以随笔的形式分题叙述,希望引领读者探求启蒙的历史过程、了解启蒙思想家的代表思想、反思启蒙的历史意义、理清国人对于启蒙的认知偏差。
全书以伏尔泰为引线,串起了几乎所有17、18世纪英国与法国的著名启蒙思想家,深刻阐释了启蒙的终极价值,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简明的道理:“我挚爱的祖国多么需要一种彻底的启蒙精神。”
2.《欧洲文明的进程》
何为欧洲文明?它如何出现?又如何演进?
陈乐民先生主张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欧洲,由此生动剖析了欧洲文明从5世纪到20世纪的发展逻辑。
本书意图回答欧洲文明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生长、发展和向外扩张的,从而探讨欧洲文明的内涵与特殊成因,从中可以看到欧洲文明一脉传承的根基和数次更迭的轨迹。
作者呈现的不仅是对重要历史事件的周详叙述,更有在丰富治史经验下对历史规律的透彻理解。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了解别人已成为了解自己的必要条件。
3.《20世纪的欧洲》
作为近代文明发源地的欧洲,历经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在世界政治棋盘上被边缘化。面对衰落、分裂、并立的困局,20世纪的欧洲是如何解困并实现复兴、统一、联合的?
本书重点关注20世纪后半叶欧洲政治经济发展的得失经验,细致分析了欧洲一体化从理想到实践的历史进程,指出这是20世纪欧洲的一大创举,把“欧洲统一”的古老观念落到了实处;深刻揭示了民族主义与联邦主义的矛盾,展望了未来欧洲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客观评价了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思潮面对新的政治经济形势所做出的调适。
陈乐民先生没有拘泥于某个具体事件或国家,而是从欧洲社会整体发展的现实入手,采用文明史的视角,透过兴衰沉浮的现象,深入分析了对20世纪欧洲的历史走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发展模式和思想体系。
4.《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
本书为“陈乐民作品新编”之一种,收录了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西文明交流与比较的各类文字,集中呈现了作者晚年对“西方何以为西方,中国何以为中国”这一主题的孜孜思索。
作者专注于研究中西历史进程的分野与关联,关注历史结构的演变,强调中西文明对比的方法论问题。同时善于从微观处把握历史发展的关键部位。
作者阐述了诸如中国从何时起开始落后于西方、中西文明的不同“思想底格”、现代化与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形成新的“自性”等问题。其全局性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力,至今仍颇具启蒙价值。
5.《哲学絮语》
本书为“陈乐民作品新编”之一种,集中呈现了作者关于中西哲学的思考与感悟,其中有对中西哲学家思想的剖析,有对中西哲学理念的对比。篇幅有长有短,皆精警可读。
全书共分四辑,辑一呈现了作者对哲学之道的体悟;辑二为作者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独到见解;辑三探讨了莱布尼茨、费希特等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主张;辑四为作者多年来阅读康德的心得体会。
在作者看来,哲学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永远也到不了底;中西文明可以交流,可以各有体用,但很难融通。
中国哲学精髓与西方哲学特质在陈先生笔下相遇,碰撞出耀眼的光芒。
6.《读史散记》
本书为“陈乐民作品新编”之一种,收入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至辞世前所作读书笔记百余篇。书中论说考辨所及,自先秦至民国,大都是作者阅读正史或笔记体杂著时随手写下的文字。
作者认为,“以史为鉴”,于为人行事,未始不当;但对于作史者,则必须以“求真”为最高目的,弃绝功利之心、是非之念。否则,把历史实用主义化,便只能有两个后果:一是为了自证而“六经注我”,或以为可鉴者取之,无足鉴者则去之;二是为了“配合”当下的举措而在史中寻找先例和根据,矫史以应时,则史将不史矣。
书中篇什多为作者研究中西文明史的边角料。这些信笔写来、收放自如的文字,短小散杂,极富韵致,颇为耐读。
7.《书巢寻理》
“读书”与“看书”有何不同?为学应以何事为先?中学与西学该怎样兼顾?
本书为“陈乐民作品新编”之一种,所选文章以读书札记为主,另有书评、序言、杂文等,少则二三百字,多则五六千字,包括对读书生活、治学理念、翻译写作、学术风气、文化现象、文学作品的品评。陈先生读书范围甚广,徜徉于古今中西,穷理于东西书海。
陈乐民先生虽以研究西学名世,但一直以融通中西为学术追求,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书画均有独到见解。
8.《山高水远》
本书为“陈乐民作品新编”之一种,收录了陈先生晚年对往事与师友的追忆性文字以及病中日记、思想札记等,分为“故人难聚”“陋室遗篇”“病隙杂记”三辑。
上辑“故人难聚”回忆了作者人生不同阶段的师友故旧,如陈翰笙、李一氓、吴达元、张芝联、董乐山、范用、王世襄、蔡仲德等。他们多已辞世,作者于含蓄平淡的追怀中寄寓浓情。中辑“陋室遗篇”收入了作者回忆往事的随笔,包括从未结集的散篇与手稿。下辑“病隙杂记”以信件、日记的形式呈现了作者写于病隙的思想札记。
作者不为老病所困,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头脑清晰,笔耕不辍。其晚年之作,多以短文呈现,行云流水,可亲可敬。
9.《在中西之间:陈乐民自述》
陈乐民先生1930年出生在北京,在天地玄黄的20世纪中国,他亲历了屈辱的日本占领,目睹了家族的衰弱,见证了国民党政权的败亡,亲身参与了民间外交事业。改革开放之后,他又以半百之年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成为中国欧洲学研究的开创者。
作者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受的家庭教育,求学、工作和生活中经历的事件和人物,各时期人生理想的转变,主要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参访域外的感想,深刻反映出一位优秀学人淡泊名利的精神风骨与融通中西的学术追求。
本书不仅是一部描写作者个人经历的“私历史”,也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的思想备忘录。
出版说明
陈乐民先生是一位有着丰厚学养的国际政治与欧洲学专家,同时也是一位潜心于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的著名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
陈先生1930 年出生于北京,幼习诗文书画。初中起就读于教会学校,打下英语基础。1953 年大学毕业后,因缘际会之下,陈先生进入“涉外部门”,成为一名长期驻外工作人员。1983 年,陈先生离开外事工作,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时为西欧研究所),开始全职学者生涯。1991 年前后,陈先生患上肾病。1998 年病情恶化。此后十年,全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用陈先生自己的话说,他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大学毕业以前读书;青年和中年时期做了从事“民间外交”的“小公务员”;进入老年则为“学者”之事。在二十多年的学术生命期,陈先生不仅打通了各个人文学科之间的藩篱,还打通了中西与古今。
纵览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演进,亲历近世的国家磨难,陈先生仍然坚信社会总是在螺旋式上升,数十年来,一直奔走在追寻“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路上。他眼里看的是欧洲,心里想的是中国。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起,陈先生便不断思考一个问题:“西方何以为西方,中国何以为中国。”
陈先生博览群书,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孜孜思索。在以“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十年里,陈先生笑称自己的“有效生命只剩下一半”,因为每个星期有三天要去医院做透析。但令人惊叹的是,陈先生学术上的累累硕果,大部分都是在这最后十年中结出的。
三十多年来,出版陈先生著作的出版单位多达十数家。自2014 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陈乐民作品”以来,作者家属又陆续整理出一批陈先生未曾公之于世的遗稿(手稿)及散落于各类刊物上的“遗珠”(十余万字),并注意到此前所出各种作品集在分辑、选篇、编排顺序以及编校质量等方面,尚有一些不够理想之处。
2018 年陈乐民先生辞世十周年之际,我社有意推出“陈乐民作品新编”,陈先生家属欣然应允并给予充分配合。其实,早在1988 年,陈乐民先生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即是交由我社出版。陈先生与东方出版社,自有一种因缘在。
我社此次推出的“陈乐民作品新编”,是在充分参考此前陈先生各种著作版本的基础上,广泛辑佚、重新编次、细加考订、认真校勘的结果。当然,北京三联书店的开拓之功,是无论如何绕不过的,在此不敢掠美。
陈乐民先生是“一身跨两代”之人,既是“旧知识分子”的最后一代,又是“新知识分子”的第一代。在他们这代人身上,无论是新旧冲突还是新旧调适,都表现得非常“典型”。因此,“阅读陈乐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阅读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思想,阅读他们一直想要厘清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在时代大潮中的纠葛与缠绕。
21 世纪的第一个庚子年,诚为多事之秋。在此特殊时期推出陈先生作品新编,虽屡遭挫折,仍颇感欣慰。
谨以此集,作为对陈乐民先生九十周年诞辰的一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