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市级机关系统党员干部持续下沉一线,有的是机关抽调组成的党员突击队,有的是就近就便在本小区做志愿,纷纷亮身份、见行动。日前,市级机关系统已向社区报到党员达51011名,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达91461人次。
稳情绪:大家要不信谣、不传谣
随着小区楼栋被封日渐增多、封控时间延长、家中物资日渐减少,居民们的情绪变得日渐焦虑起来。见此情景,到社区报到的机关党员干部、财政部上海监管局监管一处党支部党员徐永红,立即在她牵头组织的“好邻居”群里发声:“请大家不要信谣、不传谣,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以赴控制疫情,同时也在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生活供应问题。相信上海一定能抗疫成功。”
同时,徐永红还通过微信群与小区居民谈心。“现在,大家处于特殊时期,这时候特别需要亲帮亲、邻帮邻。无论谁家遇到困难,群里喊一声,大家齐心协力、群策群力,一定能渡过难关。”随即,她主动将自家尚存的生活物资公布在群内,供邻居们取用,并鼓励大家:“一道摒一摒,扛一扛,很快就能雨过天晴。”在她的带动下,邻居们纷纷拿出自家富余物资供有需求的邻居取用。经此一事,大家的焦躁情绪得到了缓解,邻居间的心也渐渐贴的更近了。
徐永红深知,持续的生活物资保障,才是最终稳定情绪的关键。她组织楼栋里的年轻人,发挥脑子“活络”优势,团购生活物资,减轻政府保供压力。于是,一群年轻人分工负责,购买不同生活物资。在团购物资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先急后缓,徐永红排出“优享名单”,优先照顾老弱病残幼家庭。在她的号召下,大家都主动谦让,将团购的生活物资提供给最需要的人。
对门的小夫妻不会做饭,平时都靠外卖解决吃饭问题。封控后,连续几天都以面包、方便面度日,但连这些食物也储备不足。随着封控时间的延长,小夫妻俩不由得焦躁了起来。得知情况后,徐永红连续多日给小夫妻送饭菜,直至他们收到团购补充物资。
楼栋里还有一户家庭,丈夫回到单位上岗,妻子是位医生,已连续奋战一月有余。他们不放心家中父母和孩子,想让邻居帮着买点生活物资。在群里看到信息后,徐永红立即送米上门。在一线作战的夫妻得知后非常感动。徐永红回复:“你们放心,有事说一声,家里老人孩子交给我,你放心工作,记得保护好自己!”
我来干:这个楼组长我来当
为了加强小区的抗疫力量,增强小区管理组织能力,许多小区、居委会在居民中招募楼组长。市应急管理局灾害应对和物资保障处的潘心远同志第一批报名。他在报名的微信留言中加了一句话:我是市应急管理局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让我来忙。10多分钟后,居委的工作人员告知潘心远:上任。
第二天清晨5点半,他的微信便响起提示:接到紧急通知,下楼拿抗原检测剂分送给楼内居民,7点前上传结果。
穿好防护服,潘心远赶忙下楼拿抗原盒,挨家挨户发放。他所在的156号楼共14层,25户居民,一家家发放敲门。回到家,他一边收集大家的抗原检测图片,一边再次通知没有完成检测的居民,最终7点10分完成了任务。
下午3点多,工作群内再次弹出消息:现在下楼领取抗原,一次性发放5人份,1小时后上传各自楼的信息。这次流程熟练很多,也准时完成了任务。但楼群内的抱怨情绪也爆发出来:“天天突然就通知测试,就没有一个计划吗?”“为什么要一天测试两次抗原,我们需要有知情权!”
潘心远第一次觉得这个楼组长压力大,但对自己不也是个考验吗?于是,他在认真了解情况、熟悉政策口径后,在群内安慰大家:“抗原的准确性不是百分百,做两次抗原是为了更好更准确得筛查出危险人群,可以在后面做核酸时降低大家的风险。”得知情况后,群内抱怨声也渐渐停止了。
作者:陆益峰 武仁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