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进入最吃劲阶段,上海市政协也畅通着社情民意报送机制。自3月1日以来,市政协办公厅收到关于疫情防控的社情民意信息约6500篇,编报信息刊物230多期……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市政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贡献抗疫“金点子”、凝心聚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担当作为,一篇篇信息的背后,更是广大政协委员们冲在一线抗疫的真实感受和思考,助力抗疫一线也从中调查研究,发现真问题提出好建议。
3月23日,上海市政协向各单位、各区政协和各级政协委员下发了关于发挥政协制度优势、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助推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的通知。通知发出后,邵楠第一时间学习领会通知精神。对通知中围绕政协委员提出的“勇担政治责任,戮力同心抗疫情”等倡议,他十分留意,并以实际行动回应通知要求,紧急注册成为一名快递骑手,一次次送出“救命药”。
4月6日,市政协办公厅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全体政协委员统一思想认识,迅速行动起来,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作出应有贡献,更激励起像邵楠一样的委员们以实际行动回应通知要求。
4月7日,就在邵楠委员作为骑手完成“上岗”任务之后,文汇报第一时间采访他,一起听他的感人故事:
“邵师傅,药拿到了吗?我家人等着急用呢。”“一定要将救命药送到群众手上。”想到这里,市政协常委、上海拙朴投资创始合伙人邵楠将车速又提高了些。晚上9点半,邵楠结束了一天的送药之旅,简单吃了口晚饭后又将“外卖骑手”行业的点滴思考转化为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为相关部门提供一手建议。
线上考试成为“骑手”
“居民物资需求旺盛,许多外卖小哥被隔离在社区,这导致路上‘跑腿’的运力严重不足。”邵楠分析:疫情之下,大量“骑手”的运力消耗在物资配送上,这势必导致买药等其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邵楠曾经有过318国道川藏线骑行的经历,“何不从我做起,成为一名‘跑腿员’?”说干就干,邵楠在今年三月参加线上考试,提交核酸报告,报备个人信息。费了一番周折后,他终于成为某外卖平台的一名注册骑手。
打开接单页面,邵楠把目光转向几个代购药品的单子。“这些可以救命的药品,不能因为疫情的原因落下。”一台电瓶车、一个双肩背包,新手“跑腿员”邵师傅开始送“救命药”的经历。
3月31日晚上10点,他从位于闵行区虹桥镇的家中出发,骑车赶往5公里外的徐汇区桂林路和宜山路,为两家急需帮助的居民送去了“救命药”。按时送达药品后,邵楠的电动车也因电力耗尽“罢工”。打车回到家中,已是凌晨时分。
夜已深静,邵楠丝毫不觉疲惫,他打开朋友圈,将“跑腿”的感想一一写下。他的善举赢得了三百多个点赞和无数评论与慰问,其中一条令他感到特别欣慰:“为老百姓做实事,政协委员真是好样的!”
围绕药房送出“救命药”
这些天,邵楠有空就关注着家附近的药品订单,封控期间他通过市政协平台在闵行区虹桥镇亮出身份,持续着送药之旅。他也逐步掌握了送药经验,围绕药房资源,尽可能更多的接单送药。
“实在咳得不行了,您快到了吗?”在给一家顾客送止咳药的过程,邵楠在弄堂中找不到对接点。对方打来电话,引导他将药箱放在铁闸门的通风口处。“通风口只留了10厘米,但盒子显然塞不进去,我们送药的要确认您收到才可以。”对方回复,“您不要靠太近,远远放在地上然后踢过来就行。”
邵楠下意识的缩了缩手,他知道对方担心自己被传染。“他确认好我保持安全距离之后打开门,很快将药捞进门,之后又将门保持到原样。”邵楠在那一刻觉得很感动,也庆幸自己在关键时刻能走出来为城市运转添一份力。
往回走的路上,邵楠在吴中路上看到一位医护人员正在骑共享单车,疲惫的身躯骑得特别费劲。马路上已经没有了网约车,这位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护士长刚刚完成黄浦区的阶段性工作回到七宝的家中,第二天她将去往方舱医院继续工作,由于事发突然不能为她配备车辆,此时她已经骑行了1个多小时。“已经连续工作15天了,衣服都馊了,今天终于可以回家换一身衣服。”
邵楠将这位夜行的医护人员送回了家,让他感动的是她对于连续工作没有抱怨,“我从安徽医科大学护理系毕业来到上海18年了,我爱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对普通人来说很公平,特殊时期我们都要奋力守护好她。”邵楠说,“我是辽宁人,来上海14年了,我也深爱这座城市。”
“这位护士长一直不想麻烦别人,由于出院前还持有阴性报告才勉强答应,一路上一直在说感谢,还一路讲述防护知识。”邵楠在助人的同时也一次次被感动。
“所有的实践和体会,都已转化成社情民意信息。”邵楠没有忘记他的履职作业,他告诉记者,这几天来,围绕他所关注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他已向有关方面积极建言和献策。目前,他已提交了关于未成年婴幼儿确诊患者的科学隔离建议。
“疫情当前,人们唯有守望相助。独自骑行在深夜的上海街头,群众的一声声催促和感谢,让我切实体会到一种被需要和被肯定的温暖。邵楠说,作为政协委员,很高兴能注册成为一名“跑腿员”,尽我所能帮到更多群众。
作者:祝越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