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一路往西,武康大楼矗立在时间的交汇点。今年秋天,大楼外立面的脚手架悉数拆除。随着舒朗的天际线被打开,三年前被水泥封门的元龙音乐书店老店新开,成了乐迷奔走相告的喜事。“27年来父亲一直希望把元龙开成百年老店。”接过新店的女儿汤苑青说,“有了政府关心和企业支持,我的信心更足了。”
几乎同一时间,远离市中心的奉贤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正式运营,获得文华大奖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史诗话剧《日出东方》先后亮相,圣彼得堡芭蕾舞剧院《天鹅湖》也已排上日程。国内外名家名团之外,属于这座多功能艺术中心的更大亮点在于它是全国首家A级人文生态综合剧院。
老店新开、新剧院拓展功能边界,见微知著,都是上海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点滴注脚。
一年前,关于“深化社会治理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更加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
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
一年间,上海以总书记的嘱托为行动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绣花一样的细心、耐心、巧心,打磨着城市的一草一木、街道河流;上海也以“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为目标,持续打开文化新空间,努力让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让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深植于城市血脉中。
当人文风景线融入城市肌理,上海这座“世界会客厅”正越来越富有魅力——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注入绣花般细心、耐心、巧心,城市精细化管理令百姓获得感步步升级
元龙音乐书店新开的那天,何占豪、赵晓声等作曲家都来了。店主汤元龙和大家一起唏嘘着、回忆着、祝福着。老友相聚,感慨最多的是这家小书店在上海的命运转折。一间拥有20多年历史的特色小店从“被整治”到被迎进上海市地标建筑的底层商铺,背后的故事值得一书。
2019年初,关于上海特色小店以及商业店招的讨论在不少市民的朋友圈刷了屏。百姓的关切促进政府相关部门深入思考,如何在监管过程中体现包容精神——既要考虑小店合规性维度,也要考量小店的社会性维度和文化性维度。对于许多市民而言,不少街边小店已既是街区文化的标识,也是自身生活的一部分。
百姓的关切连着政府工作的实际,元龙音乐书店的回归就在细心、耐心、巧心之下,有了眉目。为了保护具有文化特色以及在品牌传承过程中与区域有内在联系的商业文化,徐汇区政府和相关企业联手支持,黄金地段商业用房租金的难题迎刃而解。与此同时,一份《上海市户外招牌管理办法》正加紧制定中,店招作为城市富于烟火气的细节之一,将在管理办法的鼓励与规则中,平衡设计与规划、个体与整体。
架空线入地后的武康大楼
倘若换个角度,喜事何止特色小店重开张如此简单。武康大楼周身的架空线消失,同样是街头巷尾的美谈。
2018年,上海启动新一轮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层层消除城市上空的“黑色蜘蛛网”,消弭潜在的安全隐患,实现100公里路段的架空线入地和废弃路杆集中清理。今年,截至10月30日,上海又完成了65公里的路段整治,在秋天交予市民更有序、安全、美观的高品质城市环境。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
“文化”与“城市”,本属不同范畴的概念。但在“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下,“文化”与“城市”是可以合体的——城市间的砖瓦草木、建筑街巷、水道天空,都是产生文化的容器、承载文化的载体。
安义夜巷
于是,这一年间,杨浦区滨江的工业遗存,进一步扩大了扫码阅读的范围,黄浦江边的“锈带”变身艺术展陈空间的同时,其本身也是城市文脉的一部分。也是这一年间,静安区的“安义夜巷”、黄浦区的“新天地湖滨”相继开启步行街模式,不仅小马路因文化创意平添魅力,小街与之背靠的大型商圈彼此“互哺”,人流如织。同样,浦东滨江沿岸的临江书房开到了22处,虹口区35个市民驿站满足了居民基本的文体活动民生需求……市民关于高品质生活的获得感,就在日复一日与充满人文温度的城市细节相处中,累积、沉淀。
覆盖全市16个区的先进文化设施,把城市公共空间打造成“世界会客厅”
今年春天,一张从挪威递来的图纸中标上海大歌剧院建筑设计。效果图上,螺旋铺展开的建筑外观酷似一柄徐徐展开的中式折扇。浦江东岸、世博后滩,这栋融汇了国际化美感又彰显中式意境的建筑,有望跻身世界闻名的地标性建筑。
上海大歌剧院设计效果图
先于设计招标,关于这座建筑的未来承载,上海早就开始布局。参与其中的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林宏鸣说:“上海大歌剧院瞄准的绝不仅仅是黄浦江东岸,而是要努力成为承载上海城市文化客厅功能的新剧院、亚洲演艺之都的新标志、推动中国民族歌剧创作演出的新平台,直至世界歌剧艺术发展的新高地。”
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局看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虽说文化发展仅仅是社会治理的领域之一,但上海整体工作的方法论,是一致的。
一年来,上海把自身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
四个“放在”能在文化体育重大设施的更新清单里,管窥一二:2018年11月,人民广场演艺集聚区定名“演艺大世界”;今年春天,徐汇滨江的油罐艺术中心成了新的“打卡地”;8月盛夏,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正式开工;金秋时节,程十发美术馆初露真容;而徐家汇体育公园、虹口区的上实中心剧院、宝山区的长滩水晶音乐厅、青浦区的虹桥百老汇剧场等,都是从规划图纸开始,就锁定着老百姓期待的目光,关联着上海服务全国、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部署。
上海博物馆新馆设计效果图
如今,上海已拥有243个公共图书馆、138个博物馆、81个美术馆。加之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图书馆新馆、上海博物馆新馆等,上海的文化地标不止于黄浦江两岸“两翼齐飞”,而是星罗棋布,装点着一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门面。
梧桐引来金凤栖。随着“两轴一廊,双核多点”的文化空间发展格局越发清晰,市民能通过纷至沓来的“世界一流”“全球顶尖”感知城市的魅力升级。比如,“演艺大世界”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与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都是全城乃至全国、亚洲的演艺“磁极”;比如,油罐艺术中心开幕大展即邀来走红世界的艺术团体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令观者惊叹新媒体视觉艺术的“洪荒之力”;又如,上海中心52层开出朵云书院旗舰店,挪威作家罗伊·雅各布森兴致勃勃成为“在云端”读书的第一位国际作者。
随着覆盖全市16个区的先进文化设施细密织就城市文化图谱,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有了承载空间,八大演艺集聚区亦有了提升亚洲演艺之都活力能级的增长空间。久而久之,“上海文化”品牌,将在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步步激活中,愈发闪耀。更长远地看,殿堂级的场馆、世界级的演出与赛事,终将令这座城市的影响力渐隆,为更开放的中国当好“世界会客厅”。
上海图书馆东馆设计效果图
*“数”说一年间*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先进文化设施覆盖全市16个区: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拥有243个公共图书馆、138个博物馆、81个美术馆。
今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正式开工,上海图书馆东馆实现主体钢结构封顶;一批新建的地标性文化场馆投入运营:上音歌剧院、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上海马戏城等新建、重修文化场馆自10月起逐一投入,为申城艺术地图再度升级扩版。
“演艺大世界”显现活力:
上海加快推进建设环人民广场演艺集聚区,“演艺大世界”区域内的专业剧场、展演空间稳步增加,现已达54个;演出场次快速攀升,上半年已举办营业性演出9500多场;首演、首秀、首映渐成气候,上半年首演剧目47部。
在这个全国剧场密度最高的“热力地带”,既有像人民大舞台、上海音乐厅、天蟾逸夫舞台、中国大戏院等老牌剧院,也有上海大剧院、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等全新文化地标,更有大批新空间不断加盟。
中国大戏院内景
精细化管理,人文风景线融入城市肌理:
截至10月30日,上海今年已经完成了65公里的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路段整治。
2018年,上海实现100公里路段的架空线入地和废弃路杆集中清理。
一年间,杨浦区滨江的工业遗存,通过二维码扫码即可知道它们的前世今生,静安区的安义夜巷助推夜色经济,黄浦区“新天地湖滨”与大型商圈形成互动。
上海出品叫好叫座:
上海出品一年间继续创佳绩。在今年的“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上海出品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电视剧《大江大河》《黄土高天》,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歌曲《一路走来》和图书《战上海》等六部作品榜上有名,获奖数在全国名列前茅。重大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今年2月的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上海出品的电影《地久天长》包揽了主竞赛单元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这是中国影人第一次凭借一部电影作品在柏林电影节上同时拿下男女主角奖。
上海出品的电视剧《特赦1959》《国家孩子》《战地迷情》等在央视热播,《小欢喜》在东方卫视播出,用品质引发话题。
国庆期间,电影《攀登者》亮相银幕,攀登精神点燃全国观众的热情,累计票房已超过10亿元。仅今年上半年,14部上海出品的影片进入院线上映,其中票房过亿元影片两部——《飞驰人生》17.15亿元,《“大”人物》3.8亿元,上海出品影片票房约占国产影片票房的14.4%。
作者:王彦
编辑:童薇菁
视频编辑:王梓含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