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杨树浦水厂滨江段。记得总书记去年在上海考察时,曾到上海中心大厦119层观光厅俯瞰城市风貌。他要求,借鉴世界大城市发展经验,着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世界城市史上曾以雄伟高大之建筑作为城市雄峻之美的标志,于是,上海国际饭店、金茂大厦便成为上海雄伟的标志;世界城市史上曾以明丽多彩为城市摩登的标志,于是,霓虹闪烁的外滩群厦、婀娜多姿的东方明珠,也就成为上海摩登的代表;上海有“东方巴黎”之称,所以,大光明、大世界、迪士尼也都成为体现繁华、娱乐特点的建筑。
今天,杨树浦水厂滨江段由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这个华丽转身折射着城市治理的“上海智慧”,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感受到富于创造的实践要求。
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品格,都蕴涵在有形之物内。为了彰显这些历史、文化、品格,就需要在无形的历史、文化、品格与有形的建筑之间,做些勾连,于是,就有了许多博物馆、纪念地,有了许多人为的纪念载体。北京作为首都,故宫、天安门、天坛地坛自然成为京师地标;兰州作为黄河流经的城市,黄河母亲的雕塑就成了她最著名的标志。孔子生于曲阜,孔府孔林就成为游览曲阜的必到之处。西施之于诸暨,韩信之于淮安,诸葛亮之于南阳,张謇之于南通,都是一个人与一个城市故事的典范。西施、韩信、诸葛亮的塑像,张謇的故居,自然都是其地最有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建筑。
地标性建筑既然是人为之物,必有其时代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造的上海市政府、上海体育馆、上海图书馆,明信片、画册上屡见不鲜,但时移世易,现在人们已很少将其作为上海地标性建筑来看待了。
上海具有开放、创新、包容的品格,理想的地标性建筑,应与崇高的城市品格合二而一,也应是实用性与艺术性、思想性的统一。中华艺术宫,其结构、色彩、造型,都包含了中华文化元素与创新精神;“四叶草”,其优美的曲线与海派文化的优雅气质相应和;遍及全城的文化地标,让每一颗心灵都拥有诗和远方……这些,无疑都会成为流传久远的新地标性建筑。
作者:著名历史学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
视频制作:王彦
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