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难题。
2020年1月起,国家接连颁布文件,明确了全国各地实施升级版限塑令的时间表和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随着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初具规模,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建议,治理“白色污染”,应研究出台有效监管跨地区电商物流、快递网购和餐饮外卖等重点行业塑料白色污染的新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积极推动我国绿色低碳新材料的替代应用,培育新型环保塑料包装产业。
“近年来,以快递网购、餐饮外卖、生鲜配送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使得塑料袋、塑料餐盒等的使用量节节攀升。”曹阿民说,2008年第一轮限塑令实施以来,超薄塑料包装袋和覆盖膜、一次性餐具及日常用品等的塑料废弃物垃圾产生量增速得到部分缓解,然而,据公开报道,当前我国仅快递网购每年就要消费塑料包装袋数百亿只,聚苯乙烯塑料发泡保温箱仍在广泛使用,主要餐饮外卖平台每年外卖餐具及配送包装袋使用量超过百亿只。
这些不可降解塑料包装制品的使用量还将伴随人们业已形成的新消费文化,有进一步快速上升的趋势。曹阿民担心,第一轮限塑令的实施效果日益减退。
废弃塑料污染河湖水体、耕地、林田、海洋、滩涂等,科学研究表明,塑料废弃物微颗粒可通过地球生物链传递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他认为,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更大力度加快治理塑料废弃物白色污染。
“近年来,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其中生物降解、可堆肥处理的环境友好塑料新产品在包装领域已经得到应用推广,国家相关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业已制定我国生物降解塑料技术标准。”曹阿民认为,技术性能和产品成本是制约以聚乳酸等为代表的降解塑料更大规模替代应用的主要瓶颈。
为了进一步科学推进塑料废弃物白色污染治理,有效规范遏制塑料垃圾产生的新源头,推动我国绿色低碳新材料的替代应用,培育新兴环保塑料包装产业链,曹阿民在提案中提出: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连动省市地方生态环境执法部门,严格按照升级版限塑令的要求,加强对禁限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企业的日常监督和监管执法力度,研究出台有效监管跨地区电商物流、快递网购和餐饮外卖等重点行业塑料白色污染的新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公共文化宣传,引领绿色环保的消费新时尚;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国产低碳绿色包装新材料研究与产业推广的支持力度,运用相关国家技术标准监督规范替代新材料产品与生产企业,防止搞擦边球、鱼龙混杂,也要制定产业政策预防炒作升级版限塑令概念,低水平重复上马建设造成产能过剩、价格恶性竞争;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根据生物降解、生物可堆肥处理的新型发泡塑料的研发与产业应用推广情况,依托全国相关行业专业技术委员的力量及时完善修订相关生物降解新发泡塑料作为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应用禁限政策。
作者: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图片来源:上海科学院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