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受到江南文化的浸润
也接收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
所以它细腻雅致、时尚现代
两者融合在一起
赋予了这座城市开放和包容的品质
这是城市给我们最大的馈赠
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文汇报社、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出品的《大家聊巨变》系列纪录短片第二季正在热播。以学者视角,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生动实践,解读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第五集《都市里的江南》,与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包亚明一起行走城市,从天后宫、慎余里,到金泽古镇、元荡湖慢行桥,感受这座城市里有机生长的文化,如何不断激发出新的活力。
▲《都市里的江南》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过程中,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彰显新成效,城市文脉延续传承,历史风貌充分保护,文化的神韵魅力有力提升了上海城市软实力。
“开放和包容,成就了上海的文化自信,带来了创新与创造的禀赋,铸就了上海的品质生活与城市温度。”——包亚明
苏州河福建路桥附近,海派石库门建筑“慎余里”和上海唯一官式“天后宫”完成保护性修缮后亮相,两大历史遗迹修旧如旧,保留下了城市历史脉络,又赋予这片街区新的生命力。
“在慎余里曾经居住了很多实业家、学者、艺术家,如今复原了8栋慎余里的建筑,可以说是保留了城市的一个记忆。”包亚明说,慎余里所在的这个区域,如同都市里的江南,是一个新旧城市空间的对接,在这个对接里面,可以看到原有历史文化的留存,也看到了它重新的复兴。
包亚明回忆,小时候总觉得苏州河北岸、河南路桥堍下的一幢建筑非常特别,这是一幢有着飞檐屋顶的建筑,从河南北路围墙上的一个小门拾阶而下,就可以走入远远低于路面的庭院,除了用金丝楠木建造的大殿外,庭院里还有一个已经被隔作住宅的戏台。“我差不多隔两三天就会到这个院子里来转一圈,这成了我在苏州河边漫游以后的余兴节目。当我在院子里发现一块刻有‘天后宫’字样的石碑时,就想当然地以为这里与王母娘娘有着某种联系。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幢曾经那么熟悉的建筑居然是一座妈祖庙。”
在他看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对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很重要,“因为我们会知道,这个城市是从哪里来的,它会往哪里去。”他认为,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发展是共生共荣、相互成就的。海派文化与上海的城市气质和风情气韵紧密相关。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许多文化现象都是随着移民文化逐渐形成的。海派文化是在江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来自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这使得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明显区别于中国其他区域文化。
包亚明认为,在上海开埠以后,江南文化已经和明清时代有了很大的差别,它不再作为整体而略有偏重地分散于各个市镇之中,而是作为城市多元文化的其中一种文化元素,在一座现代化都市中继续焕发着生机,对城市的未来、城市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在金泽古镇、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深度的融合和推进,也为江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今天,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有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思路叫活化。”包亚明说,就是把新的使用功能,注入到历史空间里面,让新旧不同的城市空间能够更好地对接,能够激发沉淀在城市公共空间里面原有的历史文化的活力。
包亚明认为,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在凝聚人心、克服危机、增加生活信心方面,具有强大的作用,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它带来了一种城市的自信。“海派文化的内核就是坚持不懈与世界对话的开放精神,从未停止观察世界、接触世界以及融入世界。”
联合出品: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文汇报社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
策划:王为松 权衡 沈良 王蔚 应毓超 吴雪明
监制:吴雪明 应毓超
制片人:王蔚
导演:温蝶
摄影:陈龙 张挺 周俊超 王竟成 邢千里
剪辑:沐多
统筹:陈云峰 赵乐
翻译:徐昊东 夏金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