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航海文化源远流长,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根植于江南文化的沃土,又有航海文化的滋润,从唐宋青龙港和青龙镇,到明清十六铺和上海县,上海在江南和中国沿海及海外各地闻名遐迩,通达四方。”复旦大学戴鞍钢教授在今日召开的“文明交流互鉴:江南文化与航海文化”研讨会上这样说到。
2019年11月1日,“文明交流互鉴:江南文化与航海文化”研讨会在中国航海博物馆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江南书院联合主办,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江南书院、复旦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会研讨。与会专家以文明交流互鉴为视角,就江南文化与航海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展开探讨、形成对话。
江南与海运密不可分,江南文化与航海文化融汇互通
在主旨发言中,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上海江南书院院长熊月之研究员,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研究员,复旦大学戴鞍钢教授等三位学者围绕主题,结合各自研究领域,阐述了江南文化与航海文化互动发展的历史演变,探讨了江南文化与航海文化中开放开拓、不畏艰险、重商慕利、尊重市场、经世致用等内核特征,突出了上海文化中航海特质与江南文化传承融合、互为依托的重要属性。
熊月之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梳理了江南地位与港口发展的历史脉络,侧重分析了元代以朱清、张瑄为代表的江南海道漕运、明代徐光启《海防迂说》的价值、清代道光六年海运、近代五口通商上海口岸的突出地位以及近代黄浦江疏浚等,从江南区域、国家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海运的重要性,认为江南地区发展与海运密不可分。
何建华结合目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了解读江南文化的重要维度,包括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一带一路”愿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以及当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江南文化内涵,并提出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应该发挥龙头作用,进一步通过“航海”将江南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
戴鞍钢追溯了古代、近代、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上海的航海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汇通体现,阐述两种文化汇通互动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助推影响,提出江南文化与航海文化研究应注重上下贯通、左右兼顾,注重“长时段”视野,加强上海航海文化源流的梳理,并对中海博与上海江南书院在展览、出版、研究等方面合作提出了建议。
立足行业,肩负起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使命
在互动研讨环节,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陈麟辉研究员,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齐书深,中国航海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张东苏先后发言。他们结合各自工作领域,从实践层面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出版行业、文博场馆在传承传播江南文化与航海文化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及其影响,并就文化机构如何进一步响应“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提出了创见。
陈麟辉探讨了贸易与航运发展对于江南文化转型的影响,认为航海精神的注入使江南文化形成了开放包容、崇文重教、尚德务实、义利并举等品质特征,建议江南航海文化资源需注重以渔民为代表的民间航海文化,并就中海博结合临港区位优势、如何更好地传播航海文化提出了建议。
齐书深回顾了近年来出版行业在江南历史文化著作编辑出版方面的努力,主要包括在江南文化的基础文献整理、江南文化的高端学术研究、江南文化的大众阅读普及这三个层面的出版,特别是2019年年初出版的“江南文化研究丛书”广受好评,对于深化推进江南文化的研究与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东苏结合中国航海博物馆的业务,介绍了近年来中海博围绕“江南文化”,在田野调查、藏品征集、展览策划、教育活动、文献搜集、编辑出版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展开的工作。此外,张书记还聚焦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放宽视野,从注重结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文化合作、开展国际性文化交流、讲好藏品背后的文化精神等,不断拓展航海文化交流的层级和水平。
会议最后,由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博物馆首任馆长徐祖远同志作总结发言。徐部长聚焦水运文化,分析了上海文化“上善若水”的内涵。他表示,江南文化与航海文化是以水为源,以舟船为载体,具有精细、柔和、开放、进取、融通等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我国新时期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也是代表中华文化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文化类型。上海是建设文化强国事业的排头兵,中国航海博物馆在水运文化的传承研究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通过打造高端学术平台、建设新型智库、创新交流渠道等,用文化与世界对话,为增强区域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我国有着灿烂悠久的航海文化、水运文明,站立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积淀着如此深厚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作为文化人,作为博物馆人,要更加地开放自信,与人类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得更大的历史性成就。
中国航海博物馆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立足场馆特色,聚焦业务功能,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在藏品征集、展览策划、教育活动、文献搜集、编辑出版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积极开掘江南航海文化资源,谋划一批精品项目,全面助力“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编辑:邵大卫
来源: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