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宪没有想到,随着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他和他制作的绒花成了新晋“网红”——今年已经65岁的赵树宪是南京民俗非遗博物馆内的一位非遗传承人,制作绒花已经有四十六载了。经他一双巧手,蚕丝和铜条“变身”成五彩的花朵,被戴在了《延禧攻略》剧中女性角色的头上,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一传承千年的技艺重现荣光。
匠心坚守 四十六载制绒花
绒花始传于唐朝,谐音“荣华”,最早只供宫廷享用。在明清进入鼎盛时期,之后流传到民间,广泛使用于婚嫁喜事以及一年三节(春节、端午、中秋)。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世界青年大会上,南京绒花荣膺组委会荣誉大奖和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国手工艺。
据赵树宪介绍,制作绒花的主要材料是蚕丝,整个制作过程分为“勾条”“打尖”“传花”等多个步骤。首先,要将蚕丝煮熟后的熟绒,染成不同的颜色,制作绒花花瓣和花蕊的材料。再用烧至退火软化的黄铜丝捻成螺旋状,成为“绒条”——做绒花最基本的部件。接着,用剪刀对绒条进行修剪、加工,变成各种形状,即为“打尖”。最后再攒成各种花式,一朵绒花才算初步完成。
赵树宪制作的绒花作品。本人供图
就是这样一道道精细的流程,对于制作者的手艺和经验要求极高。就算同一朵绒花,也需要数支不同规格的绒条,因此,最简单的绒花也要花费至少两天时间来完成。
“做每一道工序都要有基本功,因为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做绒花就像盖房子,有一道工序做不好都不行。”赵树宪坦言。
赵树宪在制作绒花。本人供图
红、粉、黄、绿等色的蚕丝绒,在赵树宪的钳子下被穿上钢丝,弯成花朵、柿子、元宝、如意、凤冠、龙船、丹顶鹤、万年青等各种形状的绒花制品,色彩明快,栩栩如生。
从1973年进入工厂开始制作绒花,今年已经是赵树宪绒花制作生涯的第四十六年了。工作强度大的时候,眼睛累、脖子酸是常有的,赵树宪笑言这就是他的“职业病”。
“做绒花对我来说是一份职业。”赵树宪说,“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初心未改 承继传统开新篇
看过电视剧《延禧攻略》的观众就会发现,里面女性角色佩戴的绒花,颜色清新亮丽,造型典雅大方,美感十足。
据赵树宪介绍,这些头饰都是按照故宫中绒花藏品的样子,原汁原味复刻制作出来的,所以别有一种复古的韵味。
赵树宪为《延禧攻略》剧中人物制作的绒花头饰。本人供图
而在平时的绒花制作过程中,赵树宪往往会进行一些原创设计,让小小的绒花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一些传统的绒花样式,与现代时尚有些脱节,像这样的我就会做成小装饰品、摆件等,也很受大家欢迎。”赵树宪说。
同时,赵树宪还十分注重在绒花制作过程中融入时尚元素。比如设计一些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颜色淡雅、造型新颖的绒花,制作成胸针、头饰,获得了广泛好评,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购买。特别是随着电视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前来赵树宪的绒花工作室参观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赵树宪制作的绒花胸针。本人供图
看到传统的手工艺绒花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赵树宪心里十分高兴,也更迫切地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我会把自己的技艺毫不保留地交给徒弟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来学做绒花。”赵树宪告诉记者。
对于职业选择,做了一辈子绒花的赵树宪有很多话想对年轻人说:“很多年轻人认为手艺不是一种职业,但我认为行行出状元,做手艺也是一份职业,只要你真正热爱你所做的事情,小手艺也能做成大事业。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把我们的传统手艺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和艺术起死回生,代代相传。”(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