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啦,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曾因这样一句话走红网络的周某最近刑满释放。据媒体报道,竟有30多家网红经纪公司、直播平台争相与他签约,最高薪水甚至开价两三百万。
“不工作男”一时间成了网络世界的“香饽饽”,因为这些公司从他身上嗅到了金钱的味道。其背后是网红经济似是而非的逻辑——热度带来流量,流量可以变现。近期,画风清奇的“犀利哥”、金句频出的“沈大师”连续受到追捧,“猎奇式”营销频频得手使某些幕后推手忘乎所以。但此种炒作手法亦有致命伤,当新鲜感一过,受众注意力便迅速转移,所谓“网红”热度陡降,只能草草收场。操盘手们被迫寻找下一个更劲爆的热点,“饮鸩止渴”的心态趋势着他们开着法拉利、布加迪等豪车赶到周某居住地求签约,上演了荒诞的一幕。
当下网红经济兴起,制造话题、收割流量、迅速变现已成为某些公司的惯常套路。然而,这种营销模式真的适用于周某吗?周某小学文化,嗜赌如命,偷窃电动车,因此入狱四次,他的个人经历本该引发一些厚重话题的探讨,如今却陷入了炒作怪圈。在互联网语境中,他的“不工作”宣言看似道出了许多打工者的“心声”,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式解构显然缺乏现实意义。我们期待周某改过自新,从此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也忧心部分互联网公司假借“不打工”的梗恶意炒作,传播“不劳而获”的扭曲价值观。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视频和直播平台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网红经济”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流量变现没有必然的“原罪”,但利用所谓网络“尺度红利”吸引观众,夸大非主流价值观,制造矛盾挑起争议博出位,便是在“纵恶”。“网红”不该成为某些公司手中单纯的逐利工具,必须有机平衡价值引领和娱乐功能,担负起正能量文化传播的责任。守正创新,既是“网红经济”良性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互联网健康生态的守护者。
作者:吉米
图片来源:荔枝视频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