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霍巴利王2:终结》于2018年5月4日登陆内地院线,它是印度史上最贵的电影,是印度票房冠军,号称印度的《指环王》。除去这些标签,还有一点鲜为人知,《巴霍巴利王》并非产自我们耳熟能详的宝莱坞,而是来自印度另外一个电影中心——托莱坞(Tollywood)。
从父辈们喜爱的《流浪者》,到近年在中国创造票房奇迹的《摔跤吧!爸爸》,宝莱坞电影愈发频繁地进入中国影迷视野,“宝莱坞”也成了印度电影的代名词。然而大多观众并不知道,印度还有一个“托莱坞”。
印度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仅联邦官方语言就近20种,而语言与地域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文化的差别。宝莱坞是北印度电影中心,生产的电影以印地语为主;而托莱坞则是南印度电影中心,位于安得拉邦首府海德拉巴,影片对白以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为主。但由于使用印地语的人口最多,且宝莱坞拥有更强的资金技术实力,多年来印度电影无论在本土还是海外市场,都是宝莱坞一家独大。托莱坞虽年产量巨大,但几乎一直是自产自销状态,很多电影甚至直接翻拍自宝莱坞,以满足泰卢固语人口的需求。
正是因为印度电影市场的复杂性,导演S.S. Rajamouli的野心与勇气更显可贵。他几乎以一人之力,打破南印度电影在本土兜兜转转的状态,将托莱坞拽进了更广阔的市场。2012年,他拍摄奇幻片《功夫小蝇》,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口碑;2015年,《巴霍巴利王:开端》上映,惊艳了海内外的观众;2017年,《巴霍巴利王2:终结》上映并登顶印度票房冠军。近些年,宝莱坞越来越重视现实主义题材,那些高票房高口碑的片子都表现了对印度社会现状的反思。在这样的环境下,S.S.Rajamouli却以一部极度浪漫的神话电影打破文化结界,让世界看到了印度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巴霍巴利王》脱胎于印度史诗著作《摩诃婆罗多》,书中描绘了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这个故事在印度家喻户晓,它之于印度人就像《大闹天宫》之于中国老百姓。
除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华丽的特效也是《巴霍巴利王》卖座的关键。浓郁丰富的色彩,美轮美奂的宫廷建筑,宛如仙境的自然风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在视觉上完成了对神话史诗的高质量呈现。
《巴霍巴利王》上下两部投资约合6000万美元,除了特效和布景耗资巨大,剧组还不惜重金聘用大量群演扮演平民,并毫不吝啬地给了群演们很多反应镜头,以此表现人民对巴霍巴利王的爱戴,把对主角际遇的同情传达给观众。这种手法在中国观众看来平凡无奇,但对于印度历史片来说算得上创新之举。印度历史题材的电影并不少,但其主要受众仍是对王室充满好奇心的底层百姓,再加上资金有限,这些作品大多聚焦于宫廷奢华和战场厮杀,鲜有导演将摄影机对准宫墙之外的街头百姓。
曾有人调侃“所有印度商业片都是爱情片”,哪怕是宏大的历史题材,主线也是男女主角的爱恨缠绵。S.S. Rajamouli想跳出传统爱情片的窠臼,拍一部真正的史诗电影,他让爱情故事退居支线,让叙事更专注于主角夺取王位的历程。
当然,作为一部血统纯正的印度片,怎么能少了那些印度人民喜闻乐见的元素?歌舞是必不可少的,《巴霍巴利王》中歌舞桥段不多,但每一场都华美精巧,绝对称得上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此外,印度片还热衷于探索各种脑洞大开的战斗场面,如巴霍巴利王与提婆犀那公主携手抗敌时,一把弓同时射出四支箭,且每一支都精准地插入敌人心脏。虽不符合物理规律,却制造出了令人瞠目的视觉效果。
《巴霍巴利王》系列讲述了巴霍巴利父子两代人为王权奋斗的历史,但父与子均由Prabhas一人扮演,这种做法强调了轮回与宿命感。但熟悉印度电影的观众都知道,一人分饰两角也是印度片乐此不疲的伎俩,“宝莱坞之王”沙鲁克·汗就在不只一部作品中分饰两角。
《巴霍巴利王》折射出的一个趋势是,印度与海外观众的口味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影迷对不同的文化愈发包容。而南印度电影工业也不再满足于生产自娱自乐的传统爱情歌舞片,而是试图反应更为一般性的内容。也许托莱坞的崛起,会让全球影迷见到更丰富多元的印度电影。
作者:李濛 文艺评论人
编辑:李硕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