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呼吸日,旨在呼吁提升大众对呼吸系统及相关疾病的健康认识。上海首个肺癌高危人群社区筛查项目传来可喜的新进展:早期肺癌诊断率大幅提高,一批患者获得早期手术根治机会。
如何提高早期肺癌检出率?
这个上海团队在CT方法上新增三大手段
肺癌是当前危害国人健康的主要肿瘤,因早期发现困难,大量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治疗结局令人遗憾。而如果能早期发现,肺癌患者可以获得治愈机会。为此,中华肺癌学院执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名誉主任韩宝惠教授多年前领衔团队开始了探索,他们深入社区,深入到健康人群中,希望探索一种早期筛查的有效模式。
“我们最终把早期肺癌的诊断率提高了74%,从20%多提高到90%多,这个提高的幅度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且可手术的病人达到50多例,这种手术90%以上是早期、极早期的。所以早诊早治,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韩宝惠教授感慨地说,第一轮筛查该团队在徐汇6个社区做了5000多人的早期高危人群社区筛查,结果非常好,目前最新的这些数据是第二轮筛查的结果。
韩宝惠教授分析,早诊早治的让更多患者实现根治或治愈的目的,这与过去被动的发现、发现了就是中晚期、再为了延长生存而不断地到医院进行治疗方案变更、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以及各种疾病痛苦,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两种结局。
相比第一轮筛查,在第二轮筛查中,该团队在低剂量螺旋CT这一筛查手段基础上,增加了荧光支气管镜。因为他们发现,吸烟引起的小细胞肺癌、鳞癌,都是在大气道里最早发生,通过低剂量螺旋CT发现不了,如果要推进早诊早治,一定要做荧光支气管镜,这样才能发现早期病变。
其次,他们增加了液体活检。尽管如今高危人群筛查最重要的是通过影像学即低剂量螺旋CT或后期的薄层三维重建来确诊肺癌,但这一方法有它的局限性,该团队在研究通过液体活检,即抽一管血,来寻找早期肺癌的生物标志物。
“在这个筛查研究项目中,我们已有了初步结果,用液体活检加上低剂量螺旋CT,让早期筛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将来我们会把这两种方法学结合,进一步提高临床的早诊筛查准确性。”韩宝惠教授还谈到,他们还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初步筛查,“这是将来的方向,引入人工智能初筛,既能提高我们的效率,又能结合我们临床专家的经验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准确度。”
这一上海创新实践已走出上海,在山东、河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开展基于社区的高危人群筛查布点工作,获得多方好评。
凶险的小细胞肺癌如何治?
免疫治疗时代突破“一年生存倒计时”
韩宝惠教授同时谈到,除了肺癌,呼吸系统疾病包含很多,包括感染性的,比如细菌、病毒感染,还有一些吸入的粉尘引发的尘肺、间质性病变等。就治疗始终比较棘手的小细胞肺癌,他谈到,到目前为止,小细胞肺癌的危害性远远大于非小细胞肺癌,因为生存期比较短,发现得相对比较晚。
“小细胞肺癌有几大特点,其中第一大特点就是它和吸烟相关,和粉尘这些致癌因素是相关的。”韩宝惠教授称,在病理类型上,将肺癌区分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在我国,小细胞肺癌大概在所有肺癌中占13%-15%,比例不大,但恶性程度高,其一大特征就是发现时往往是中晚期,早期没有症状,但生长速度惊人。最短的国际报道显示小细胞肺癌从确诊到去世只有30多天,一个月就增长一倍。从确诊到死亡,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基本在一年以内。
治疗上,小细胞肺癌因发现往往是中晚期,且中央型肺癌较多,不适合手术,但是它对放疗和化疗是相对比较敏感的。“它的敏感是表现在最初的一两个月的治疗时,肿瘤会迅速缩小,但一旦反弹,一旦出现耐药,三四个月、半年后可能就会急速进展。这是小细胞肺癌难治的一个现状。”韩宝惠教授称,最近三年,全球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有了一些重大变化,主要是免疫治疗的加入,已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种效果和过去化疗时代不到一年相比,已经突破了一年,甚至有3年的的中位生存期。我们现在也有几个课题在进行中,试图进一步地提高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韩宝惠教授称分析,免疫治疗是一种未来治疗方向,一定还会有新型细胞治疗或其他新型免疫抑制剂问世,形成不同组合进行联合治疗,为患者寻求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本报资料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