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宣传周暨第34届上海市肿瘤防治宣传周。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全市新发癌症病例9.14万例,发病率为623/10万,其中肺癌发病排首位。正因如此,很多在体检时查出肺结节的患者会寝食难安。发现肺结节后,该如何理性对待?听之任之,还是积极处理?今天,上海市卫健委、市健促办和市健促中心举办“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上海健康大讲堂暨肿瘤宣传周活动,指导市民正确科学地看待肺结节。
多重因素造成肺结节日渐普遍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生活方式变化、CT分辨率提高、低剂量CT筛查普及和人们体检意识增强等因素,被检出的无症状肺内结节越来越多,结节的体积越来越小。此类结节常缺乏特征性而难以确诊,但患者和家属常因对肺癌的恐惧而导致极大的焦虑和不安。
“事实上,肺结节已非常常见。”华东医院老年放射科主任李铭分析,“吸烟、二手烟,各种工业化和汽车尾气,装修涂料、厨房油烟、刺激性的厨卫清洁用品等室内污染,纤维化、肉芽肿、钙化结节等炎性反应,以及免疫力低下导致的结核、肺炎、霉菌感染等肺部感染,都可能导致肺结节的发生。
李铭介绍,临床上将“肺肿块”定义为CT测量直径大于3cm的软组织密度病灶,小于3cm的圆形、类圆形病灶统称为结节。结节又进一步细分为小结节与微小结节,小结节的直径介于1-2cm之间,微小结节的直径小于10mm。
四抓原则揪出肺结节“叛军”
小结节是多种性质病变所表现出来的相似特点,多种性质的肺微小结节如同军队的士兵。李铭介绍,绝大部分小结节是“普通士兵”,可以是局部炎症后残留的炎性肉芽肿、错构瘤、肺内小淋巴结等,它们大部分会一直保持不变,部分会缓慢长大,但对人体没有破坏和杀伤力。少部分“叛军”身份的小结节在初期善于伪装成普通士兵,或由于个头太小而不被发现和重视。在这个时期,它们只是潜伏,病理上称为“癌前病变”,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及原位腺癌。随着时间推移,经过不断的自我复制及发展壮大,具有了一定的破坏能力,可以侵犯周围肺内的微小血管,甚至会将自己的“眼线”通过微小血管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因此,尽量准确地早期识别这些“叛军”结节是重要的。
李铭介绍,在张国桢肺小结节诊疗中心,会根据张教授提出的微小肺癌诊治的“四抓”原则来诊断,即抓早(极早期肺癌)、抓小(小于10mm的早期肺癌)、抓准(术前准确诊断)、抓好(临床、影像、病理互相配合好,保证病理取材的准确性)。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应对肺癌的基本原则。对首次CT检查发现的初露恶性端倪的小结节,以及随访中逐渐露出狐狸尾巴的小结节,就已实现了抓早和抓小的基本原则。
高分辨率CT对“叛军”的审判依据主要包括病灶大小、形态、结节密度、有无细短毛刺、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胸膜牵拉和肿瘤微血管征等,特别是经过CT增强扫描发现“单纯性磨玻璃结节+血管移动进入结节+结节内部血管也有联通的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象”时,肺微小肺癌的“审判”就可以成立。
一经“审判”,还要根据CT观察肺微小肺癌的内部结构特点来判断该“叛军”对身体产生的破坏力及长远影响,也就是评价疾病预后。磨玻璃成分在病灶中大于50%的与小于50%的相比,前者较少出现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并具有较好预后。因此,对肺微小腺癌的CT特征精准分析有助于肿瘤的预后评估。所以,在CT检查过程中要遵循“切薄层、做增强、测数据、用软件”原则,以实现病变观察直观性,评估手段多样性,对结节进行精确评估。
最后一步便是“抓好”,在保证完全除掉“奸细”并阻止其作恶的情况下同时减少正常肺组织的破坏,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
本次活动还得到金山区卫健委、金山区疾控中心、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持。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姜澎
图: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