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同时罹患脑干出血和下肢静脉血栓,到底应该止血,还是抗凝?二者治疗效果截然相反,治疗方案的选定直接关系生命安危,医生该如何抉择?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泛血管疾病多学科(MDT)门诊近日接诊这样一位病人,患者右下肢深静脉布满了血栓,右侧小腿肿胀严重,肺动脉广泛栓塞;同时一个月前刚出现脑干出血,症状还没完全恢复,面临着血管栓塞和脑部血管出血双重风险。在被多次劝说放弃治疗后,患者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中山医院。
1月18日凌晨,55岁的李先生被救护车从外省市送达中山医院。在辗转陕西、山东、上海三地多家医院后,李女士终于找到愿意治疗父亲的医院,“中山医院已经是我们来到的第6家医院了,真的很庆幸、很感激这里的医生愿意治疗我的父亲,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李先生在去年底由于突发脑干出血被送至当地医院就诊,治疗后出血情况有好转,但右侧肢体仍存在活动障碍。一周后,李先生又因应激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一直卧床休息。半个月后,因长期卧床,李先生右下肢形成了深静脉血栓,当地医院为其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以预防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但不久,李先生的右腿愈发肿胀,检查发现李先生双下肢深静脉及滤器内形成了大量血栓,肺动脉CTA显示肺栓塞已形成,病情已危及生命,寻找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刻不容缓。
家属不敢将病情告诉李先生,此时,李先生的脑出血症状仍处于亚急性期,溶栓治疗存在禁忌,抗凝风险也较高,容易加重出血症状。家属多处求医,但都被告知无法继续治疗。
眼看父亲危在旦夕,子女内心焦灼,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决定带着父亲前往中山医院泛血管疾病MDT门诊就诊。
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涉多脏器、风险极高,心内科张英梅教授、神经内科丁晶教授、血管外科董智慧教授、内分泌科李晓牧教授通过多学科会诊,决定通过为患者完善头颅MRI微出血序列及颅颈一体化动脉CTA检查,评估脑部出血情况及脑血管基础,精准评估抗凝治疗相关风险。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小动脉瘤,脑干出血处于亚急性期,病灶主要局限于左侧桥脑,显示为出血吸收期改变。
秉承着“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病人”的信念,在精准评估患者血管基础,与家属充分沟通治疗风险后,MDT团队决定在密切监测凝血功能、严格控制血压的情况下,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经中山医院急诊医生多日悉心治疗,李先生的肺栓塞逐渐消除,各项指标逐渐好转,下肢肿胀也逐渐消退,原先脑出血导致的右侧肢体瘫痪症状也较前明显恢复。2月23日,李先生已出院继续修养治疗。
从被宣告不治到好转,多学科团队用全力托起了一个家庭的希望。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中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以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为代表的疾病的患病比例正迅猛增长,这类疾病均表现为不同血管床的同一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被称作“泛血管疾病”。
“泛血管疾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危害心脏、大脑、肾脏、四肢等重要器官。“泛血管疾病”概念的提出是对心血管疾病发生规律及其特征系统性的重新认识,借助多学科交叉、跨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发展模式,革新了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理念,从源头上预防血管性疾病的发生。与李先生类似的患者不在少数,多学科诊疗、通过精准的评估技术,共同做出科学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中山医院泛血管疾病MDT门诊于2021年9月25日正式成立,由心内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神经内科以及检验科等多个科室通力合作,主要服务于多脏器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以跨学科整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规范、一站式、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作者:唐闻佳 解君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