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系本报资料图片
这年头,家里老人得个高血压,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的改变,高血压离年轻人的生活也越来越近。
从近十年的调查结果来看,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成倍增长。
2012-2015年
我国18-3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2%。
2018年
18-29岁和30-39岁人群的患病率达到8.9%和13.4%。
高血压防治指南里所说的青年范围指18-44岁。
青年高血压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男性占大多数。因为血管弹性较好,舒张压比收缩压升高更为明显。
症状多具有隐匿性,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头晕乏力症状,因此相当多的青年人对自己的血压状况无知无觉,18-29岁和30-39岁人群的患病知晓率仅为16.1%和20.5%。治疗及控制情况不佳,不良生活方式难以改变,服药依从性也差,忘服、漏服甚至拒服。
研究表明,虽然青年高血压早期的靶器官损伤较轻微,但长期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都会明显升高。
高血压为何会年轻化?
不少年轻人的生活就是在高血压的边缘不断试探:
饮食不规律
喜爱高糖高热量
烟酒不忌
缺乏运动
昼夜颠倒作息紊乱
是不是感觉镖镖插中自己?
1、超重或肥胖
快乐肥宅水、奶茶、芝士、炸鸡……高糖高脂高热量的美食在缓解压力、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腰围也渐渐膨胀。再加上在公司如老僧入定,在家刷手机、追剧,静坐行为超标,体力活动不足,导致青年的超重肥胖率明显上升。
2、烟酒不忌
青年人普遍工作学习负担重,容易借助烟酒来释放压力,饭桌应酬更是来者不拒,特别是男性的吸烟率和饮酒率都远高于女性。但烟草和酒精都是成瘾性物质,不仅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长期也会造成心血管疾病、肝硬化、肿瘤等疾病。
3、长期精神紧张
工作越来越卷、生活越来越累,事业、购房、生育、教育的层层压力,是导致青年人长期精神紧张的很大原因,焦虑、担忧、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又通过烟酒、饮食的刺激缓解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4、钠盐摄入
除了食用盐外,调味品如汤料包、辣椒酱、豆瓣酱等也含有大量的钠,平时口味较重,或者频繁点外卖的人可能就会不自觉过量摄入。还有一些看似口味不重的零食,比如熟食、面包、三明治、奶酪、罐装食物等其实也含有较高的钠,购买食用前多关注外包装上的食品标签。
预防高血压小贴士:
1、减盐增钾。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6克。多食用含钾的食物,例如小米、小麦、菠菜和香蕉等。
2、合理膳食。减少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谷物等食物。
3、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男性腰围小于90厘米,女性腰围小于85厘米。
4、增加运动。坚持每周5-7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手段,对身体的掌控更能增长自信。
5、戒烟限酒。吸烟者建议戒烟,不吸烟者,尽量避免二手烟。不喝酒或少喝酒。
即使现在你的血压数值还没有到140/90mmHg的诊断标准,也不可掉以轻心,全国有超1.5亿35岁以下人群已处于高血压前期,若现在不加以控制,未来也是高血压的头号种子。
控制血压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开始,偶尔享受,常常控制,总是警惕,免得高血压悄悄找上你。
作者:王思源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