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在健康这个层面,“脑健康”是最核心的一个目标。
01
哪些行为会损害脑健康?
一般来说大脑是不愿意去主动学习新鲜事物的,我们遇到任何事情,养成的习惯就是这事儿以前我经历过没有?
我们喜欢用熟悉的场景或者思维的范式去理解新的东西,大脑是希望少用能量,减少对新鲜事物的耗能行为。
对于大脑本身的这个情况,它和真正的健康状态有一定的矛盾。
如果要让大脑放空、发呆,偶尔发呆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就是一张一弛,它是文武之道。
但反过头来天天发呆,而且是吃饱了就发呆,无所事事,实际上是有害大脑健康的。
另外,抽烟、过量饮酒、熬夜,高碳水、高脂肪,甚至是腌制、高盐的饮食对大脑都是有害的。
这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再有就是过度的心情波动。
比如前两天股市很好,一天挣了十几万,今天突然就掉下来了,损失很大,心情就会很差,这种大喜大悲也会损伤大脑。
我们从这几个方面可以大概归纳几点:
按照传统医学的说法,一个是内心的平衡,心静,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但是在这里面会有一些职业性的差异。
第一个,比如画家不可能天天在家凭脑子画,他要尽可能多地出去采风,去了解素材,让外界的东西来刺激自己。
但是对于特别静态性,比如所谓的手工艺大师,你让他看着外面的风景来做一些雕刻,恐怕他就做不好这件事情。
第二个就是从外界摄入的营养,包括饮食方面、起居方面,要有一个合理又科学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
第三个就是和外界的交流要有度。
所以违反了这三条的,都可以视为对健康有害的行为。
02
长期脑力工作会影响脑健康吗?
在神经科学里面讲,能够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情的人更容易成功,但是要强调一个度。
专注本身是一个脑力、脑健康的体现。
但是过度持续的专注,脑内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就会增多,所以我们要强调劳逸结合。
一方面我能够更长时间地工作,代表我的潜力、赋能很强。另外一方面要适当休息。
所以对于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我们可以给出两个建议,一个就是必要时间的强制休息。
第二个是通过身体锻炼来体脑结合。大脑累了,就在身体上活动活动。
甚至有一些创新的公司,旁边就是健身器材,活动一下,给大脑更多新鲜的氧气,给它更好的养分,这就是劳逸结合。
另外,长期脑力工作,本身在大脑里面有大量的我们看不见的神经冲动、电化学信号。
它在不断尝试建立新连接的过程,我们需要它做一个不断地巩固、强化。
很多英语老师都会讲,一个单词要有效记忆7次,才能够属于你。
比如做一件陌生的事情,你做一段时间,然后空闲一下,做做别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再来强化,反复地练习才能牢固掌握。
所以这里面就强调阶段式的巩固和强化是有帮助的。
有效地让大脑不同的脑区结合起来,形成脑内自己融洽的或者是一个和谐的生产线,这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对于这种长期伏案的脑力工作人员,我们会建议,比如打字久了就可以拿个魔方在手上玩一玩,或者在座椅旁边做一些伸展运动。
做一些肢体灵活性的训练,这些小技巧就能够非常有效地改善大脑疲劳。
03
怎样从饮食方面提高脑健康?
在饮食方面,很多营养学专家都做过相关介绍,第一个层次是所有老百姓都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
西方有地中海饮食推荐,后来又提出来叫 DASH 饮食,实际上主要是北欧的饮食。
他们更多强调全谷物、全豆类,要以原生态的食谱为好。
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方面要均衡,同时刻意强调腌制的食物要少吃。
最近几年,特别是在神经科比较强调的叫 MIND 饮食,MIND 就是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纤维的饮食结构。
这种饮食结构对脑健康也是有益的,它里边强调可能增加一些膳食补充剂会更好。
西方推荐的是吃橄榄油,而我们从小吃惯了芝麻油,它的营养价值可能也不错。
西方推荐吃鹰嘴豆,而我们的黄豆、小米也是很好的。
这种饮食结构就是在共性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文化差异。
第二个层次,对于高危人群,比如高血压患者,在每日摄入6克盐的基础上,是不是可以再少一点?
如果每天坚持锻炼出很多汗,6克是不是可以动态变化一些?
对于盐敏感性高血压和盐不敏感性高血压的患者也要有所区分,就是对高危个体要有一个比较专业化的指导建议。
第三块就是已经有疾病的人群,这是我们特别强调的。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和血管密切相关的,我国有一个H型高血压的概念,就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在京津冀地区,很多人的同型半胱氨酸比正常值高,不仅高过10μmol/L,甚至高过15μmol/L。我们查房时50μmol/L、100μmol/L的都有。
对这些特定的、明确有这方面缺陷的人群,就得终身补充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甚至维生素B1,就是这种复合的B族维生素。
因为只要把叶酸、复合的B族维生素长期补上去,由于高同型半胱氨酸导致的血管损害,可能在20岁、30岁就做好了屏障,就有很好的一个保护价值。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作者:徐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本报资料图片
转载:科普中国、中华医学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